激活港股交投措施 政府成立專責小組 唐家成任主席 12人名單出爐

2023-08-29 17:12

政府今日(29日)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以檢視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因素,由證監會前主席唐家成擔任小組主席,並有12名成員,將於短期內召開會議。

專責小組由唐家成擔任主席,成員包括其他8位來自金融業界的人士、相關政府官員,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代表。
專責小組由唐家成擔任主席,成員包括其他8位來自金融業界的人士、相關政府官員,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代表。

為上市制度、交易機制等提建議

專責小組將全面檢視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內外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制度、市場結構、交易機制等方面。專責小組亦會就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向重點市場的發行人和投資者推介本港股票市場等事宜,提出具體建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國家的堅實支持、特區政府和相關監管機構以及業界的不懈努力下,香港的金融和股票市場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匯聚了環球頂尖的金融機構、企業和投資者,成為首屈一指的籌融資平台和投資市場,並貢獻實體經濟的發展。

面對地緣政治以及外圍經濟環境的影響,陳茂波指,香港需緊貼市場的變化和需要,作出策略性和前瞻性的規劃,通過短、中、長期的措施,提升競爭力,加速發展。他續說,專責小組匯聚了業界的領袖和專業人士,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的代表,我期待他們合力為香港建設更蓬勃、更具競爭力和更具活力的資本市場,向特區政府出謀獻策。

唐家成:盡快開始工作

唐家成表示,很榮幸主持該非常重要的專責小組,期待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工作組的所有成員合作,與財庫局、證監會、聯交所及金管局的領導共同探討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唐指,「他們每個人都在我們的資本市場上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而小組將盡快開始工作。

黃王慈明:諮詢中長線國際投資者

小組成員之一的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公會會員大多是中長線的國際投資者,接下來將會同該些會員進行諮詢,了解其對現時中港股市的看法,然後從國際投資者的角度向政府提出建議,增強香港股市流動性。她續指,期待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工作組的所有成員合作,從不同的角度提供意見,令建議更全面。

專責小組名單如下

主席:唐家成(前證監會主席、現任港交所獨董)

非官方成員:
徐亦釗(摩根士丹利銀行亞洲行政總裁)
丁晨(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總裁)
馮婉眉(滙豐銀行前香港區總裁)
林穎聰(花旗銀行香港區金融市場主管)
李惟宏(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
巫婉雯(恒指公司行政總裁)
王磊(華泰金控首席執行官)
黃王慈明(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

官方成員: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聯席營運總監及股本證券主管

唐家成今年出任港交所獨董

現年68歲的唐家成在2012至2018年出席證監會主席,在今年4月起出任港交所(0388)獨立非執董,目前亦是港鐵(0066)及渣打(2888)獨董,亦於國泰(0293)擔任代表政府的觀察員。在公職上,他目前是「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的主席。

港交所回應稱,歡迎政府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港交所支持所有幫助提升香港市場流動性、便利性和吸引力的措施,作爲專責小組的一員,期待與其他小組成員緊密合作,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證監會亦回覆稱,證監會支持政府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因素。

李家超早已預告研究股票市場流動性

本港股市低迷,特首李家超周日(27日)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後宣布,由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專責研究股票市場流動性,司長會在本周宣布此小組的工作細節,希望盡快展開小組的工作,盡早向行政長官作出建議,「希望在《施政報告》公布前,有意見可以提供給我」。

對於會否降低股票印花稅,他指不同的可能性都會研究,相信增加股市流動性,會有短期及長期措施,工作限小組會專業及細心研究。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後見記者。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港台《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蘇正謙攝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早前撰文指出,自政府上調股票印花稅3成後,近兩年大市成交額大幅減少。在加稅前一年度,港股的日均成交金額約為1,646億元,加稅後第一年度,日均成交金額下降18%至約1349億元,第二年度再下降17%至約為1,126億元,港府庫房收入從加稅前的677億元,下降19%至目前的約544億元。上述數據是以截至今年7月的大市成交估算出來。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亦提倡調整或取消股票印花稅,或考慮參考A股實行單向印花稅。協會主席鄧聲興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高印花稅情況下,大市成交減少,對稅收反而是得不償失,「減股票印花稅率可能暫時降低政府稅收,但若市況轉好,稅收自然增加,高稅率之下成交淡靜,對政府來說反而是得不償失」。他續指,內地現時亦提出「活躍資本市場」,下調交易所經手費,認為港府現時不能只考慮財政收入,還需考慮如何搞活市場。

耀才證券(1428)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若本港政府認為「一刀切」減印花稅對庫房收入難以估計,可以先行減單邊印花稅,即可買入收稅,沽出免稅,雖然此舉末必能夠即時挽救現時疲弱的港股,但有望能刺激「即日鮮」的交投,從而令每日成交有所增加。

相關文章:

港股市況|恒指高開130點 恒大急跌14% 美圖績後升2.4%

連環出招激活股市 港股高開後升幅收窄 恒大復牌暴跌8成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