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童功課多問題 立法會議員:不少人移民是因子女功課太多
2022-11-04 12:55
立法會今日(4日)召開教育事務委員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就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作出簡報,有議員關注學生功課太多問題,甚至提到不少人移民是因為小朋友功課太多。蔡若蓮解釋,功課上面,曾經有過時間建議,後來發現劃一時間不是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的最好方法,認為功課重質不重量,又指壓力很多時候來自不接受小朋友在學習教程做得不夠完美。
點擊組圖了解教育事務委員會就學童功課安排討論:
梁熙:香港會否考慮有標準課時?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提到,很高興看到《施政報告》有一些指標很好,例如stem教育、加強國家身分認同、職涯規劃等,但提到有家長投訴功課好多,小學生一日到8至10份課,全日制的話可能要做到11、12點先睡覺,小朋友很難有健康童年。他舉例指,美國、加拿大、深圳,有標準功課課時,約一至一個半小時之間,問局方「香港會否考慮有標準課時呢?」,若沒有的話,教育局局如何幫助他們,「好多人移民是因為小朋友功課太多。」
蔡若蓮表示,有指引強調小朋友德智體群美,全面發展,功課上面,曾經有過時間建議,後來發現但劃一時間不是去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的最好方法,家課設計的量不是最重要,質才是最重要,每個人的基礎能力不一樣,有建議適量,但不是簡單一刀切,最重要老師和學校在家課規劃上是全面,不是機械式的操練,如果發現有相關情況,「好願意繼續向前線呼籲」。
狄志遠籲當局「幫助孩子,救救家長」
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2000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其中一個主題是愉快學習;2014年立法會有議員議案,討論還學生快樂童年,「今日局長給我們的文件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二十幾年來,有邊個學生係愉快學習,係良好教育呢?」他補充,每一日家長學生做十幾樣功課,仲要默書考試測驗,差唔多每個家長學生每日都受折磨,不少有條件的家長因為逃避相關折磨而離開香港,問當局有否具體做法「幫助孩子,救救家長」。他又強調,「十幾樣功課無可能有質素,可否叫學校節制一下」。
蔡若蓮回應指,功課好像半杯水的道理,是否愉快是視乎有沒有意義,不存在客觀快樂不快樂。他又認為,功課是給小朋友學習的過程,現在痛苦來自很多事情都要一百分,「少少錯都唔好」,功課為了追求完美,「可能擦完又擦」,做了很久都未做完,壓力和不愉快很多時來自不接受小朋友在學習教程做得不夠完美。
葉劉淑儀:快樂學習不等如「唔做嘢」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表示,「國家主席對教育的看法當然對我們有引領作用」,留意到《施政報告》的教育部分很多都是配合國家政策,例如國民教育和專職教育,但形容是「措施多,理念不夠」。她指,總書記二十大報告提到,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群體美勞,「勞你點解釋?勞係咩意思?做勞作抑或要勞動?做多啲義工?」。她又同意要加強基礎學科,看到考評局歷史科報告,說香港學生歷史知識很差。
蔡若蓮解釋,勞在香港是價值教育,「勤勞,尊重工作」,生活體驗和參與也很重要。她指,香港表述和內地不同,2000年課改後是「德智體郡美」,內地是「德智體美勞」,香港方面的核心價值也有勤勞。就着增加基礎學科,她指,希望學生有多元選擇,強調德才兼備,有不同才能,具國家觀念和承擔精神等非常重要。
葉劉淑儀又指,立法會多年來很多議員說要快樂學習,她指快樂學習不等如「唔做嘢」,認為要推廣勞動都是快樂,「好似我咁,幾十歲人星期六都走去屋村睇,我好快樂,有內地人話我應該要做『勞模』(用普通話讀出)」,即勞動模範,要提倡勞動、讀書、去到基層是快樂。
記者:區綽彥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