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香港傳兩周裁減逾十人 包括一名投行部董事總經理 分析:裁員潮今年不會結束

2022-10-10 00:00

高盛上月傳出重啟全球裁員約500人行動,市場消息透露,本港員工亦難逃被裁厄運,而且連日來的裁員遍布投資銀行、股票資本市場(ECM)部門,所屬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MD)、執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ED),及投資經理(Associate)都無一倖免,而上海及北京團隊亦有削減人手,整個大中華區料最少已有15人離職。有銀行家直言,新股寒冬持續,而且短期沒有回暖跡象,預計投行裁員潮不會在今年內完結。本報截稿前,未收到高盛就市場傳言的回覆。

外電上月報道,高盛傳統上每年會裁員1%至5%,由於經濟前景惡化,今年9月中起將恢復已暫停兩年的裁員行動,但裁員幅度可能是預期下限。截至6月底止,高盛約有4.7萬名員工,裁減1%員工,意味將削減約500個職位。據本報了解,高盛在上月底已開始向大中華區的員工「派大信封」,香港團隊方面,被裁員工涉及逾10人,中、低層員工亦受波及,最少6名投資經理已被裁,他們之前主要負責消費組、醫療健康及電訊媒體科技(TMT)等。

高、中、低層都無一倖免被裁

內地團隊方面,高盛駐上海及北京亦有員工飯碗不保,同樣包括一名董事總經理,及其他級別的員工,但未知裁員人數。高盛早前警告,由於經濟前景惡化,將會減慢招聘步伐,並會削減開支。

事實上,高盛作為本港新股市場主要的大型投行,今年以來只共為7家新股擔任保薦人,當中三家是以介紹形式上市,無發行新股及集資,而其餘四家的總集資額僅為約68億元,比起去年全年共為21家新股擔任保薦人,其中僅一間京東物流(2618)已集資逾260億元,由此可見今年投行生意慘淡的苦況。由於本港新股寒冬持續,今年以來多家投行已先後傳出裁員消息,中資及外資行無一幸免,包括瑞銀、中金、瑞信及海通國際(665)等。

投行人士:前景感悲觀 裁員潮會延至明年

有中資投行人士指,本港新股市已差到極點,上市宗數大減、縮減集資額、未獲足額認購等樣樣齊,人手過剩下,投行不裁員才怪,認為裁員速度及幅度已被預期低,坦言投行已盡量頂住希望能見復甦曙光,但本港遲遲不全面解封防疫措施,又未能跟內地通關,「唔係話有『0+0』就即刻好景,但依家咩都冇,市場唔會有信心,氣氛亦唔會好轉。」他坦言對前景感悲觀,認為投行裁員潮會延至明年。

賓架仍然搶手

投行裁員潮下,作為職場「天之驕子」的銀行家理應不愁出路,甚至是其他金融市場力爭的目標,例如一向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就不斷出招「搶人才」。不過,有銀行家直言,雖然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待遇優厚,但最根本問題是當地的金融市場規模,與香港仍有一定差距,「對於銀行家而言,新加坡不是發展事業最吸引的地方。」

近兩年環球投資市場氣氛不佳,打擊本港新股集資,今年以來已傳出多間大型投行逐步裁減員工。有外資行高層指,銀行家另覓工作不難,但即使在現時淡靜市況,外資投行董事總經理級別的年薪連花紅估計有約100萬美元,若要重回同等的投行規模及獲相若年薪,相信現時就較困難。他笑言,做慣了投行高層,不會急於自貶身價搵工,而且若持有其他專業資格,銀行家亦可輕易尋求轉型,例如出任上市公司、家族基金的要職。

新加坡不是發展事業最吸引的地方

面對香港嚴格的防疫措施,近月有傳美銀、摩根大通、花旗及法興已先後將部分高層從香港遷移至新加坡。投行人士轉戰新加坡是否出路之一?另一名資深投行人士指,「大家都係邊到有錢就去邊到」,認為新加坡雖然是亞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但論上市規模、集資額、股市成交量等,仍然跟香港有一段距離,亦未見能短期內取代香港,因此不考慮到新加坡發展。據他了解,即使員工遷移至新加坡,但實際操作的仍是發生在香港的交易。

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披露的數據,香港的金融服務市場有顯著的規模優勢,經濟貢獻在2020年達760億美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3%,規模是新加坡的1.5倍;港股市值和上市公司數目,分別比新加坡高出7倍及2.7倍;港股去年全年總成交額為41萬億元,亦高出新加坡超過20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