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半人患腦小血管病 中大籲市民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2022-07-22 17:40

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團隊早前進行全港社區腦健康研究。中大圖片
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團隊早前進行全港社區腦健康研究。中大圖片

世界神經病學聯合會將每年7月22日訂為「世界腦健康日」,今年的主題是「促進全民腦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腦神經科於2019至2021年期間透過全港社區腦健康研究篩查550名40至75歲市民,發現當中逾6成半參加者罹患不同程度的腦小血管病。腦小血管病是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的主要成因,研究團隊冀藉世界腦健康日,呼籲大眾管理可引致腦小血管病的風險因素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由中大利國偉腦神經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及香港腦科學會會長梁慧康領導的研究團隊,自2019年起為550名來自香港各區不同階層、年齡介乎40至75歲、並未曾患上任何腦神經疾病的市民進行腦部磁力共振分析,發現當中55%潛藏不帶病徵的輕度腦小血管病,11%罹患中度至嚴重腦小血管病,及22%出現微出血情況。

高血壓是引致腦小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團隊亦為超過2,150名市民量度血壓。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血壓標準,成人正常血壓水平應為120/80mmHg 或以下。是次篩查發現只有34%市民的血壓處於建議水平,另有28%市民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當中近6成人從未確診高血壓。

腦小血管病是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的主要成因,目前可透過影像檢查發現病變。中大圖片
腦小血管病是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的主要成因,目前可透過影像檢查發現病變。中大圖片

梁慧康表示,腦小血管病變一旦出現,往往很難逆轉,因此及早預防尤為重要。導致腦小血管病的風險因素,例如「三高」是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定期檢測有助識別無症狀人士,以便及早安排介入治療,防止情況惡化及出現併發症。市民應按年齡、家族病史及其他風險因素,定期進行血壓、血糖及血脂的檢測,及早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

除高血壓外,導致腦小血管病的風險因素還包括吸煙、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體能活動、社會及心理因素、中央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臟問題。有研究顯示中年時期開始調整生活習慣能有效改善相關風險因素。方法包括定期檢查與及早控制「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避免吸煙;避免過量飲酒;維持理想體重,保持體重指標(BMI)在25以下;保持均衡飲食,多菜少肉,並減少油、鹽、糖的攝取;進行恆常帶氧運動 (即每星期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活動,例如急步行或遠足);多做「腦部運動」和學習新技能,例如閱讀、學習使用新科技或參與桌上遊戲;保持活躍的社交生活,例如參加長者中心活動、興趣班及義務工作等;保持心境開朗,並維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呼籲,市民應提高預防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的意識,及早管理腦小血管病風險因素並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以減慢認知功能衰退,保持血管及腦部健康。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