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中大醫學院教授于君稱期待大灣區科研要素融合

2021-11-10 15:02

于君帶領團隊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資料圖片
于君帶領團隊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資料圖片

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兼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接受內地《南方都市報》訪問。她表示香港科研人員在國際化視野、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可以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科研團隊形成優勢互補。她期待在國家明確提出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的大趨勢下,大灣區內各城市的科研要素能夠進一步融合,促進基礎和臨床醫學研究的協同發展。

于君指出,近年來在國家支持下,科研經費實現「過河」,香港科學家和團隊得以更密切地參與到國家的科技戰略當中。作為國家科技部於2013年批准成立的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共主持和參與了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這也使可以更加緊密地與內地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助力香港進一步發揮在國家科技建設中的作用。

同時,于君也期待,在《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鼓勵兩地科技和學術人才交往交流的大趨勢下,大灣區內各城市的科研要素能夠進一步融合,以便科研人員、經費、數據、實驗材料和样品的更便捷流動,促進基礎和臨床醫學研究的協同發展。

于君認為,近年來,國家及港府接連推出了一系列科研創新政策,為香港的科研人員營造了更好的科研環境。而香港科研人員在國際化視野、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具備一定特色,可以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科研團隊形成優勢互補,為國家科技發展提供人才以及高質量科研成果,為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作出貢獻。她也希望香港科研人員能抓住當下的機遇,不斷吸引和培育更多優秀人才,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對於她繼2016年後第二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于君說消化道腫瘤中的胃癌、大腸癌和肝癌是中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佔所有腫瘤的近40%,威脅著眾多國人的健康,研究這三種消化道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從而找到有效的早期診斷和早期防治措施,是團隊一直以來的重要課題和使命。 2016 年,在沈祖堯院士的帶領下,她作為第二完成人,憑藉「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該研究歷時15年。

本次獲獎是為表彰她與團隊在脂肪肝和脂肪肝相關肝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於肥胖使肝臟內積聚過多脂肪,為目前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影響著全球15%至40%的人口,包含不同的肝臟疾病,從最早期的單純性脂肪肝,發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並有機會演變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癌。香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相對西方化,NAFLD的發病率較早即與西方接近。因此,她與團隊18年前便開始對其展開系統性研究,全面推動了針對NAFLD的預防、早期篩查、診斷、疾病階段評估及治療藥物的研發,對NAFLD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于君進一步指,團隊在腸癌、胃癌和肝癌等方面都有系統深入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尤其在微生態和腫瘤領域的研究,已在國際上獨樹一幟。在接下來會繼續系統深入地做好相關科研並注重轉化,努力把研究成果從實驗室推向臨床,服務大眾,使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得到早診和早治,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于君帶領團隊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資料圖片
于君帶領團隊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資料圖片
于君2016 年在沈祖堯的帶領下憑藉「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資料圖片
于君2016 年在沈祖堯的帶領下憑藉「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項目獲頒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資料圖片

她個人而言,18年來最大的收穫就是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科研人員,他們如今作為骨幹及領軍人物活躍在廣東等內地省市和香港的各大院校、醫院和科研機構,組成了科研梯隊的新生力量。團隊中就有一名僅34歲的科研人員。看到新生科研力量的蓬勃發展,她倍感欣慰。于君提及,團隊的各位教授都與內地保持著密切合作,從邀請內地青年學者到香港進行訪學和培訓、聯合培養研究生及舉辦國內外學術交流會議,到專家學術互訪、合作申請研究課題、聯合發表學術論文等。團隊成立至今,已與30多所內地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亦為國內訪問學者及交流學生提供了40餘項開放課題。

此外,她十分重視培養年輕科研梯隊工作。她認為,一流的科研平台以及和諧愉快、團結互助的科研氛圍是利於年輕科研人員成長的良好土壤。作為老師,她須做到言傳身教,指導學生在醫學前沿領域找到感興趣的方向,隨時解決學生遇到的科研問題,及時糾正課題方向並鼓勵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