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港企擬設生產線 廠房空間人才受局限

2021-11-09 05:30

鄧希煒(右)認為,香港鄰近生產具備優勢;黎少斌則表示香港可瞄準市場需求,建立晶片設計中心。
鄧希煒(右)認為,香港鄰近生產具備優勢;黎少斌則表示香港可瞄準市場需求,建立晶片設計中心。

  (星島日報報道)生產力促進局與港大最新研究發現,過半數食品、健康和綠色科技本地企業,均認為發展「工業4.0」的首要優勢是提升生產力,五成二受訪企業有計畫將生產流程遷往或擴展至香港,約四成認為廠房面積一萬呎或以下已足夠,但大多面對沒有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的挑戰。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目前全球正面對晶片短缺問題,國家也有意發展自主擁有的新一代半導體技術和全套供應鏈,相信香港可瞄準市場需求加以發展,建立晶片設計中心。

  生產力促進局與港大經管學院於七月至九月進行《香港再工業化研究》,以問卷訪問一百八十四家本地企業,主要來自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和綠色科技。報告提及,香港設立生產線所需空間和挑戰,發現上述三個行業中,分別超過五成表示,所需空間超過一萬呎。五成二受訪企業有意將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卻認為香港沒有足夠的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包括卸貨區太細及樓底太矮。

  生產力局表示,會針對個別廠房空間不足的問題,度身訂造智能生產線,或為企業配對政府資助基金及培訓人才。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調查中過半企業已在香港進行研發,因此認為數字不算少,着大家「不應該太悲觀」。他並舉例,美國在設計面對困難和有落後趨勢,因為在亞洲生產,和研發基地相距較遠,但香港鄰近生產線,在這方面則具優勢。

  研究又指,只有兩成八表示未來一至兩年內有信心可找到合適人才從事「工業4.0」相關工作。研究團隊也邀請本地多家大型企業進行焦點小組討論,發現不少企業認為「新一代半導體」是「再工業化」極具潛力發展的新興產業。

  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本地再工業化極具潛力及發展空間,相信香港製造品牌會再次發光發亮,而目前全球正面對晶片短缺問題,國家也有意發展自主擁有的新一代半導體技術和全套供應鏈,相信香港可瞄準市場需求加以發展,例如建立晶片設計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相關企業落戶香港。黎少斌又說,香港擁有良好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絕對優勢吸引新一代半導體廠商來港設廠,長遠透過「北部都會區」也可匯聚整個產業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