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調查:吸煙為膀胱癌主因 較高經濟能力地區死亡率較低

2020-11-10 15:39

中大醫學院發表兩項相關研究,涵蓋膀胱癌的流行病學及治療範疇。中大圖片
中大醫學院發表兩項相關研究,涵蓋膀胱癌的流行病學及治療範疇。中大圖片

膀胱癌於全球最常見癌症排第10位,每年約有55萬宗新症。在香港,每年平均約有400宗新症,常見於55歲到70歲的人士。中大醫學院最近於泌尿外科國際權威期刊《歐洲泌尿外科》發表兩項相關研究,涵蓋膀胱癌的流行病學及治療範疇。研究針對膀胱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進行10年數據分析,了解全球趨勢,以及此癌症與吸煙和經濟能力的關係。在吸煙人士比率呈下降趨勢的國家中,具較高經濟能力的地區,膀胱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

中大醫學院團隊領導一項國際合作研究,集結來自全球癌症觀察網數據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五大洲癌症發病率》和世界衞生組織數據庫的數據,分析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趨勢,及與吸煙和經濟能力的關係。研究顯示,雖然歐洲國家的膀胱癌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死亡率卻下降。相反,在亞洲,雖然整體發病率下降,但男性死亡率卻上升。在吸煙人士比率呈下降趨勢的國家中,具較高經濟能力的地區,膀胱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表示,觀察到全球各地的膀胱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存在頗大差異。歐洲國家對這種疾病有較好的認知和更早的發現,解釋了為何這些地區的腫瘤治療效果較好,死亡率亦較低。反觀,亞洲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病人獲得公共醫療服務的機會可能有限,因而缺乏獲得先進腫瘤治療的機會,長遠而言有礙癌症控制。隨著亞洲人口的老齡化,有需要更迫切地妥善分配醫療資源。

研究的另一個重點是了解吸煙是否導致膀胱癌的主要因素。結果顯示,無論男或女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正向關係。 黃至生指,香煙含大量有害致癌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在尿液中積聚並損害膀胱內壁,增加患癌的風險。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教授及中大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補充指,除了戒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喝水、食用含高抗氧化物的蔬果,都可能有助降低患膀胱癌的風險。

另外,膀胱癌多數於早期確診,患者通常因為小便帶血而求診,但不帶痛楚。膀胱癌患者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膀胱內灌注療法和靶向治療等。在過去10年,泌尿科專家一直探索以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ERBT)作為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的潛在替代方法。ERBT能將腫瘤一整塊切除,更好地對腫瘤切緣進行組織學評估,並避免把腫瘤切割分散,以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由於ERBT過程較TURBT更精密及易於操控,膀胱穿孔的風險亦較低。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助理教授張源津指,中大醫學院就ERBT臨床應用進行全面的審查,並提供科學證據,以助泌尿科專家為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團隊開展兩輪德菲法問卷調查,並舉行一次專家會議,共同制定ERBT共識聲明,包括ERBT是一種治療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的新方法,並可能比傳統方法具有更好的臨床療效,並適用於小至3厘米,甚或大於3厘米以上的膀胱腫瘤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