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周記】民望政治進一步褪色

2021-06-28 09:00

林鄭月娥(右二)、李家超(左二)、鄧炳強(右一)和蕭澤頤(左一)。
林鄭月娥(右二)、李家超(左二)、鄧炳強(右一)和蕭澤頤(左一)。

特區政府宣布問責班子新調動。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隊一哥鄧炳強升任保安局局長,警務處處長則由蕭澤頤接任。是次的高層調動,反映了特區政府的管治風格出現改變,過去的民望政治將進一步褪色。

「七一」之前,特區政府宣布高層大調動,有人說七月本來是多事之秋,政府依然作出這樣大陣仗的人事調動,反映政府在今年「七一」保安方面的信心已大大增強。現實上,最近已有很多搞遊行的組織紛紛表示今時不同往日,不會再舉辦遊行。警方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基本上拒絕批出不反對通知書,令到街頭暴力抗爭很難會大規模出現。

非每個崗位都講民望

特區政府是次作出的人事調動,主要是升遷紀律部隊高層。李家超成為政務司司長,警隊一哥晉升為局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也出身於入境處,來自紀律部隊的人員佔整個管治班子的比重,是香港回歸以來最高。

香港由二○一四年的佔領運動到一九年的黑暴,幾年間整個社會陷入大混亂,不安定,當然亦無繁榮。現時雖然中央為香港訂立了《港區國安法》,也完善了選舉制度,但只算是治標,治本還遠遠未談得上。今次的政府高層調動,無可否認也是中央要加強維持香港穩定的力量,是連串改革香港局面行動的其中一步。

經過這樣的人事調動,可以預見特區管治風格將由過往偏重文官,事事以和為貴,轉為較為重視紀律、行事果斷的風格。除了「武進文退」之外,被很多人詬病的民望政治,將會逐漸褪色。過去,包括特首在內的特區政府高層,做任何事,民望都是優先考慮的因素。可惜,香港由回歸以來這二十多年,官員們所追求的民望,真的就像如浮雲,只要一想有所作為,評分即時就被推散推低。官員們追求的民望,主要都是從民調評分反映,政府官員很多時出現應做不做,不敢去做,「官員避事平生恥」,但卻成特區官場現象。尤有甚者,民意在反對派的操弄之下,往往成為影響甚至狙擊政府施政的工具。

有研究公共政策的學者指出,政府施政,不宜只追求高民望,因為有些工作,公眾未必理解,甚至不喜歡,但對社會整體的穩定和長遠利益卻很重要。例如有關國家和社會安全的政策和措施,會一定程度限制了人民的自由,政府在執行相關的法例一定要依法辦事,不能充當濫好人,民望因素不能在考慮之列。這些法律的事務屬專業範疇,能了解的人畢竟不多。

不過,「民望政治」文化在香港政府內部十分流行,所有官員,包括專業的技術官員,有理無理,都在追求高民望,以民意甚至民意調查行先。如何可以得到高民望?當然是不犯錯、不激怒公眾,最好的方法便是不作為了。這種少做甚至不作為以求高評分的作風在政府內部蔓延、盛行,習非成是,根深柢固,貽誤了應做的政務。

為評分不作為誤政

看今次獲得升遷的李家超和鄧炳強,民望都不高,尤其是鄧炳強接任警務處處長一職之後,在街頭重手打擊違法暴力分子,又到區議會與反對派議員針鋒相對,支持反對派的人都不喜歡他,他的民望自然低。他依然得到當政者的重視,可見特區在用人的態度已有改變。

作為高官,不是不應該重視民望,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應做的工作。習主席告誡官員時所講:「為官避事平生恥」。官員以不做不錯去爭取高民望,這種民望,不要也罷,從政者務必記住。


陳約翰
港情周記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