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婦女墮胎權議題在美國搞出了「大頭佛」

2022-05-06 13:45

美國兩黨政治對立,搞出了一個大頭佛,就是否推翻保障婦月墮胎權法案再度陷入社會撕裂。根源是特朗普年代借最高法院大法官退休,大量任命了保守派大法官,形成了佔多數的情況,所以出現了反對墮胎的保守思想在大法官中佔了上風,目前洩密事件最大可能是來自民主黨人,事件公開在國內引發龐大的壓,以期影響法院的決定。

無論最後結果是哪一方勝,肯定的是美國社會撕裂再度加深,同時,美國的內政攻策,與全球的步伐愈走愈遠。

美國《政客》雜誌(Politico)5月2日發佈了一份意外洩漏的最高法院意見草案,這份98頁的文件表明,美國最高法院可能在2個月內表決推翻1973年的「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決,這一法案因使全美範圍內的墮胎合法化而具有里程碑意義。美聯社報道稱,推翻這一法案將導致美國一半以上的州禁止墮胎,並可能對美國今年的中期選舉產生巨大影響。但目前仍不清楚這份草案是否代表最高法院的最終意見——在起草過程中,最高法院的意見往往會發生大大小小的變化。

當美國女性可能失去憲法賦予的墮胎權時,一些其他國家近年則逐漸放寬墮胎限制,例如南美國家哥倫比亞憲法法院2月裁決女性可在妊娠24周以內合法墮胎。

拉丁美洲是傳統上保守的地區,根據德國統計資料庫2020年的調查,拉丁美洲57.1%的人口信仰天主教,然而天主教會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逐漸衰退,一些拉丁美洲的傳統保守國家放寬了墮胎限制。 

哥倫比亞先前僅開放有條件的墮胎,唯有孕婦是因性侵懷孕、或遭遇生命危險,或者胎兒被檢查診斷出危及性命的畸形,婦女才被允許墮胎。今年2月21日,哥倫比亞憲法法院裁決,該國女性可在妊娠24周以內合法墮胎。是繼阿根廷和墨西哥之後,躋身拉丁美洲少數墮胎除罪化的國家。

哥倫比亞憲法法院的裁決雖然並未達到墮胎完全除罪化,但國際非政府組織「生殖權利中心」(Center for Reproductive Rights)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負責人蔻蘿(Catalina Martínez Coral)表示,哥倫比亞憲法法院的裁決讓該國有了「拉丁美洲最進步的法律框架」。

墨西哥約有1億名天主教徒,是全球第2大天主教國家,僅次於巴西。先前,墨西哥僅4個州將墮胎除罪化,大多數的州都將墮胎行為入罪,除非婦女是遭到性侵懷孕或胎兒危及孕婦的生命方能墮胎。去年9月,墨西哥最高法院裁定墮胎除罪化。

2020年底,阿根廷參議院通過墮胎法案,成為南美洲第三個墮胎合法化國家,阿根廷女性懷孕14周內,都可以合法自願墮胎;若是被性侵而懷孕、抑或懷孕讓孕婦蒙受生命危險的情況,則不受14周的時間限制。

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秘書長卡拉馬爾(Agnès Callamard)發表聲明:「對國際社會來說,雖然過去幾年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國家的墮胎除罪化及墮胎合法化是巨大的勝利,但有嚴峻的跡象表明,在保護性權利及生殖權利方面,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取得的進展步調不一致。」

美聯社報導,多年來,各國女性主義運動人士要求放寬墮胎權時,經常以美國為榜樣,如今傳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可能推翻「羅伊訴韋德案」,這個跡象讓人沮喪,並提醒人們,得之不易的成果可能無法永久。「生殖權利中心」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負責人蔻蘿表示:「對於該地區與全世界來說,這是未來幾年的一個可怕先例。」

這份意外洩漏的意見書草案中說道:「羅伊案從一開始就存在嚴重的錯誤。」草案中還提到:「我們認為羅伊案和1992年『計劃生育組織訴凱西案(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必須被推翻,現在是聽從憲法,並將墮胎問題交還給人民選舉的代表的時候了。」媒體評論稱,這份草案若通過,將意味著墮胎權不再是憲法規定的權利,並將允許各州更嚴格地監管或直接禁止墮胎。

這份文件被標記為「法院意見」的第一稿,原本針對的是對密西西比州15周墮胎禁令的一項挑戰。預計法院將在6月底或7月初對該案作出正式裁決,案件結果將在法院的網站上公佈。

《政客》雜誌表示,他們收到了「一位熟悉密西西比州法院訴訟程序的人提供的意見書草案副本,以及支持該文件真實性的其他細節」。尚未有其他信源確認這份文件的真實性。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編按原題為「婦女墮胎權議題 在代表「先進文明」的美國搞出了「大頭佛」 全球多個「保守國家」卻放寬了婦女墮胎限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