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美政客話「10年後我們都得說普通話了」的啟示
2022-05-04 08:11
美國政客以反華作為競選策略,並不令人意外。這位政客提到的「10年或15年內,我們都得說普通話了」,卻頗有意思。這句話會成真嗎?
語言文字是溝通工具,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全世界最多人使用母語是中文,主要因為中國人口有14億那麼多,另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印度,有多種語言,主流語言是印地語,亦有數億人使用。不過,觀察一種語言使用,不單作母語,還要看作為第二種語言使用量。以英語為母語的總人口不到4億,但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口是以英語作為第二使用語言。直接來說,超過14億人「識」英語,無論是想學習高新科技、做生意,都要識英語。所以不少人稱英語為「國際語言」,多多少少也反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話語權」。
回到這位美國政客所講的「10年或15年內,我們都得說普通話了」,真的會發生嗎?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10多年前,我經常前往俄羅斯採訪,因為出租車很少,所以每次去都會聯絡一位當地司機在莫斯科接載我們。有一天他拿出一張全家福照片給我看,喜孜孜地說他女兒升中學了,第二語言學習中文。聽他口氣,還不是人人可以讀得上。我問他為何要女兒讀中文,而不是英語?他說:「英語,我也會說幾句,你看,我們合作多年,也能溝通,可以搵到食。但我想她學中文,將來可能容易搵工。」
這已是10多20年前,當時中俄關係沒有今天的密切,因為不少中國人倒賣次貨到俄羅斯,惹惱了當地人,在莫斯科,間中也會遇上俄羅斯人對中國人有微詞。但這位莫斯科司機很有遠見,他本來只是一名酒店的司機,自學了幾句英語,買了架車,專門接送到俄羅斯做生意找機會的高端人士,他也很快就「上岸」了。他預見中國將會有大發展,喜歡與中國人(包括來自香港的人)多交往,也要自己女兒學中文。
還記得特朗普的孫女也是自小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甚至識背唐詩。有人說,那時美國想同中國多做生意,所以特朗普叫孫女學兩句中文,希望在習主席到訪美國時拉近距離,後來,特朗普都變得很反華啦。我認為特朗普是一位商人,看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去,他的孫女如果不是一直有學習中文,較難在幾個月內學懂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背誦了《三字經》和唐詩,這個小女孩不似是一個臨時拉伕的演員。
再看看環球政要,前澳洲總陸克文出了名是一位中文通,當年我採訪他時,基本上都是以普通話交流;南韓前總統朴槿惠不單止識中文,還能讀過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前埃塞俄比亞總統穆拉圖.特肖梅在北京大學讀到博士學位,不單學了中文,還包括中國發展模式引入治國計劃;還有年初發生政變的哈薩克斯坦,掌權的總統托卡耶夫在北京學習過中文,而下台被捕的前總理馬西莫夫也曾在公開場合,用過中文致詞。
近期內地疫情受關注,外國在華留學生何時可以重回校園,也是一個話題。近年來,每年有近50萬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的千所高校求學,幾乎接近新冠疫情前每年約60萬中國學生前往外國留學的數字。
中國教育部曾指出,外國在華學生已不只是短期學習普通話,愈來愈多是攻讀工程和科學等專業的高學位,主要來源則是南韓、泰國、巴基斯坦、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印尼、哈薩克斯坦等。
人才會向著最多發展機會的流向,學習和運用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增加,也是代表了人們對一個國家、地區的發展,充滿信心。
李彤
編者按:盧永雄先生因個人事務,請假個多月,期間由《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撰寫《巴士的點評》。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專欄「巴士的點評」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