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創季度GDP增長18.3% 西方不服提出「中國僵屍論」
2021-04-19 20:54
《經濟周刊》(WirtschaftsWoche)作者費沙爾(Malte Fischer)上周四的評論指出,北京希望在技術上能儘快超越西方。但是,一、中國對經濟的干預愈來愈多,控制無處不在,破壞了創造力,;二、美國的制裁讓中國更難獲得西方專業知識。中美地緣政治衝突愈激化,影響愈大,中國經濟增長活力將減少。費沙爾率先提出︰「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的僵屍化很成問題。」
科學技術為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經濟學家丹尼森(Edward Fulton Denison)對1948至1973年的美國作出分析和計算,結論是技術進步對美國國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40.3%。日本在「失去的20年」(1989年日本經濟開始崩潰,平均年度GDP增長不足1%)之前,從1982年到1986年的5年間,日本每年經濟增長約60%是由技術進步做出的貢獻。如果沒有科學技術持續創新,開拓更多的發展空間,事實會正如費沙爾所言︰經濟僵屍化。日本90年代轉以資產投機,自此從上升變沉淪是一例。美國科學技術底子較強,90年代憑資訊革命帶起經濟,再經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的振興,依然保持最強地位,但問題是中國追趕上來,美國反而身陷虛擬經濟,唯有對中國施以技術封鎖,以求拖延弱勢。
中國是不是沒有值得警惕的地方?是有的。過去成功的創新科技企業,開始流露對短期利潤的貪圖,以及尋求壟斷,國家不及時以政策引導,中國將要走美日的舊路。中國僵屍化不是危言聳聽,然而,費沙爾以為中國政府的干擾就是破壞技術創新和企業自由,那就是不確的判斷。身為德國人,他應該認識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追上遙遙領先的英國和法國,就是因為汲取尤其是英國放任資本自由的教訓,俾斯麥找到後發國家趕超領先國家的模式,就是把國家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由國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導經濟健康運行的方向,結果獲得成功。德國可以,中國就是例外?
中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是鄧小平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過去30年,科技進步成為中國GDP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科技部2月公布,2020年中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預計將會超過60%,換言之,中國已比肩美國、日本科學技術高峰時期的水平。
中國政府去年12月提出今天的經濟工作重點,重中之重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相關行動正在展開,目的是根除扼殺技術創新的阻礙。中國經濟增長活力不會因政府的干預而減少,反而只會加強。至於美國對華禁制的所謂「專業知識」,還有幾多呢?都差不多見底了。令人擔心的是歐美若不從體制著手改革,糾正行之失效的老式資本自由主義,及早開放合作以求共贏的話,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將在西方上演,中國就no way。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