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 英法百年恩怨|悅讀歷史

2024-10-18 14:00

認識近代史的同學都會發現,英國與法國長期以來都是盟友,無論是一戰或二戰,兩國都互相支持,共渡患難。但同盟關係也非理所當然,中世紀的時候英法鬥得火熱,更爆發百年戰爭,這場大戰對兩國影響非常深遠。

領地與王位觸發戰爭

現在的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組成;中世紀時,英格蘭王國與法國之間就土地與王位問題埋下積怨,這也是百年戰爭的主要成因。
14世紀的英格蘭皇室,祖先是來自法國諾曼第的貴族,因此在法國擁有封地,也是法國附庸。但這個附庸實力太強,法國對此局面不滿,千方百計想將英格蘭趕出歐洲大陸,英方也不甘退讓。
另一方面,法王查理四世在1328年去世,但他並無兒子,而血緣最相近的男丁,就是由法國公主誕下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但法國人難以接受英王統治,於是他們引用一條排除女性繼承權的古老法律;而愛德華的繼承權源於母親,所以不獲承認,法國王位被傳給另一個男丁,即是腓力六世。
自此兩國關係更差,愛德華在1337年自稱法王,腓力則宣布沒收前者在法國的領地,正式引發戰爭。

英王愛德華三世(左)與法王腓力六世。
英王愛德華三世(左)與法王腓力六世。
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長子「黑太子」愛德華是英法百年戰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他在戰場上冷酷殘忍,屠殺大量平民,遇害者不論男女老幼,讓法國人聞風喪膽,所以綽號「黑太子」。
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長子「黑太子」愛德華是英法百年戰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他在戰場上冷酷殘忍,屠殺大量平民,遇害者不論男女老幼,讓法國人聞風喪膽,所以綽號「黑太子」。

貞德扭轉局面法反敗為勝

兩國戰爭持續百年,還牽涉葡萄牙、西班牙及其他歐洲國家,期間出現大量戰役,英法雙方互有勝負,也試過停戰。英格蘭曾佔領大片法國領土,令後者陷入絕境,但貞德的出現,成功扭轉局面。

百年戰爭曾因黑死病而停戰
百年戰爭曾因黑死病而停戰

15世紀初,法國被英格蘭打得落花流水,失去大片領土,就連法王進行加冕典禮的傳統地點蘭斯也失守,因此皇儲查理七世未能加冕。此時農村少女貞德聲稱收到上天指示,要求她趕走英格蘭人,讓查理登基。經歷多番波折,貞德終於得到查理信任,1429年4月底,貞德隨軍抵達正被英軍圍城的奧爾良。
當時的將領打算伺機而動,但貞德不管其策略,主動帶兵出擊。身穿男裝的貞德走上前線,雖然不會殺敵,但成功鼓舞士兵;即使曾受箭傷,把箭拔走後即重返戰場,盡顯英勇一面。貞德不但解救了奧爾良,此戰更是百年戰爭中的重要轉捩點。之後法軍繼續收復失地,查理於同年7月在蘭斯加冕為王。1453年,法國獲得最終勝利,收復絕大部分領土,英格蘭在法國僅保留一個港口。

法國畫家Jules-Eugène Lenepveu於1886年至1890年繪製的《在奧爾良穿着盔甲的聖女貞德》,畫中貞德身穿男裝。
法國畫家Jules-Eugène Lenepveu於1886年至1890年繪製的《在奧爾良穿着盔甲的聖女貞德》,畫中貞德身穿男裝。

影響:王權地位英降法升

這場百年戰爭,令英法兩國的王權地位出現變化。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如想對人民徵稅,一定要得到國會批准。國王為了維持軍費,只好經常召開會議,與國會討論徵稅及外交等議題,令國會政治地位上升,王權受到更大牽制。英人也對戰敗耿耿於懷,貴族對政權失望,埋下內戰玫瑰戰爭的伏線。
另一方面,處於水深火熱的法國也要籌措軍費,但情況與英格蘭不同,法王在徵稅方面有較大自由度,因此稅收大增,得以在戰爭後期維持強大軍力。查理帶領法國取勝,國王聲威浩大,令王權上升,貴族勢力下降,法國走向君主專制。

影響:民族主義興起

無論是為保家衛國,抑或為祖國爭取榮耀,都激起兩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加強身份認同,令民族主義興起。戰爭也造就民族英雄的誕生,進一步加強國民的凝聚力。例如英王亨利五世率領英軍以寡敵眾,贏得阿金庫爾戰役,軍事成就比其他中世紀英王更高,後來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五世》,令他的事蹟更深入民心。而充滿傳奇的聖女貞德,激起法國人的抗爭精神,影響力非同凡響。值得留意的是,英格蘭的統治階級在戰前主要使用法文,開戰之後加快轉用英文,進一步加強英人的文化認同。

1415年,趁着法國內戰,亨利五世登陸法國並佔領了哈弗勒爾港,於10月25日的阿金庫爾戰役大敗法軍。圖為英國畫家John Gilbert的《阿金庫爾戰役的早晨》(1884年)。
1415年,趁着法國內戰,亨利五世登陸法國並佔領了哈弗勒爾港,於10月25日的阿金庫爾戰役大敗法軍。圖為英國畫家John Gilbert的《阿金庫爾戰役的早晨》(1884年)。

拯救法國的少女

貞德在法國以至世界各地,都有很大感染力,就算大家不熟悉其人,也總會聽過她的名字。5月30日是貞德的死忌,法國人更會每年5月舉行紀念貞德的活動。

農村姑娘取得國王重任

年僅16歲的貞德第一次要求與查理見面時,理所當然地被拒絕。雖然經過一番努力後得到機會,但查理初時並不信任貞德,於是他混入人群,要求素未謀面的貞德找他出來。神奇的是,貞德毫不猶豫就認出查理,並通過神學家的測試,令查理決定相信她。

身陷囹圄機智應對

可惜好景不常,貞德在1430年的一場戰鬥中被俘虜。英格蘭視貞德為眼中釘,但又不能隨意處死她,便將她送到宗教法庭審判。由英方幕後操縱的法庭羅列多條罪名,例如指控她是異端及被魔鬼附身。由於當時的教義原則上不准女性易服,因此貞德又多了一項穿男裝的罪名。
雖然遭處處針對,但機智的貞德安全地通過多次審問。主教曾設下陷阱,問她:「是否覺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那時的教義規定,任何人都不能確定自己有否受到上帝恩典,故而無論答是或否,都會被判有罪。結果貞德這樣回答:「如果沒有得到,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賜予我。」成功避過陷阱。

貞德並沒有根據真人而繪的畫像傳世,今天所見的,都是人們想像而繪。圖為法國畫家安格爾在1854繪畫的《聖女貞德在查理七世加冕典禮上》,畫中貞德留長髮、盔甲旁露出裙子,形象女性化。
貞德並沒有根據真人而繪的畫像傳世,今天所見的,都是人們想像而繪。圖為法國畫家安格爾在1854繪畫的《聖女貞德在查理七世加冕典禮上》,畫中貞德留長髮、盔甲旁露出裙子,形象女性化。

死後封聖流芳百世

後來在法庭威脅下,貞德簽署了一份文件,當中要求她許下不再易服等多個承諾。貞德再被送入監獄,士兵強行脫光其衣服,丟給她一套男裝,為保護自己不受侵犯,她只好穿上男裝;法庭便以貞德穿男裝為理據,將她說成是異端,再判以火刑,她死時年僅19歲。
貞德死後,憤慨的法國人在1453年擊退英軍,成為戰爭的最終勝利者;貞德在3年後獲得平反,至1920年獲教宗封為聖女。時至今日,充滿傳奇色彩的貞德仍是法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宗教方面的影響力也很大。歷來有不少學者研究,對於貞德事蹟的真確性及細節,眾說紛紜。

法國巴黎金字塔廣場上,於1874年豎立了聖女貞德的鍍金青銅騎馬像。
法國巴黎金字塔廣場上,於1874年豎立了聖女貞德的鍍金青銅騎馬像。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  圖: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足球歷史冷知識 認識歐洲史的切入點|悅讀歷史

延伸閱讀:

單一兵制難以維持 從圍剿日本海盜看明兵制|悅讀歷史

太平天國 挑戰傳統儒家 死傷人數眾多 非一般亂黨|悅讀歷史

五四運動 反帝反封建 促進中國現代化|悅讀歷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