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嶺南 移民壯大終由他鄉變吾鄉

2024-10-17 14:00

兩千多年以來,往往北方戰亂之時,就有避禍民眾大量南遷嶺南。他們不僅有熟悉農耕的百姓,工藝嫺熟的工匠,還有當時的社會精英階層。開放的移民風氣讓嶺南在中國安土重遷的傳統中顯得非常的與眾不同。

南雄珠璣巷
南雄珠璣巷

南越建國和輯百越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出了一支人數眾多的隊伍南征百越,成功在嶺南建立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公元前209年,中原爆發反秦起義,趙佗乘秦亡之際,封關絕道,兼併嶺南三郡建立了南越國。
趙佗在嶺南採取了「和輯百越」政策,重用越人,尊重越人的風俗習慣,提倡漢越兩族通婚,大力推行中原的制度、曆法、語言、文字,讓嶺南奠定了「融合」這個傳承至今的基礎。

百度百科資料
百度百科資料
南越國「帝印」(攝於南越王墓博物館)
南越國「帝印」(攝於南越王墓博物館)

永嘉世天下荒余廣州平且康

上述標題「永嘉世,天下荒,余廣州,平且康」是廣州出土的磚上銘文。這行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北方漢末戰亂、三國戰亂、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局面糟糕,但當時嶺南卻是安居樂業、經濟繁榮的社會景象。而且這個時期的葛洪在《抱樸子》記載,南海有「九熟之稻」(一年可以收穫九種糧食),可以想像,能吃飽飯、活下去的嶺南,對於離亂中的人有多麼大的吸引力。
此時遷居嶺南的移民中就有「陳」氏,當時建國大將軍陳元德被珠三角眾多陳姓族群奉為始祖。陳氏發展至今也成為了嶺南的第一大姓。

北方漢末戰亂連連
北方漢末戰亂連連
南海有「九熟之稻」(一年可以收穫九種糧食)的美譽。
南海有「九熟之稻」(一年可以收穫九種糧食)的美譽。
這個時期出現的「五羊銜穗」傳說,帶着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廣州的「城市符號」。
這個時期出現的「五羊銜穗」傳說,帶着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廣州的「城市符號」。

兩宋移民進入灣區

公元716年,張九齡主持開鑿梅關古道,讓它成為嶺南和中原最便捷的道路。然而當時大灣區還沒完全形成,南遷的民眾仍在粵北的山區落腳,直至南宋時期才大量進入大灣區。新的移民極大加速了大灣區的陸地化進程,他們成為了大灣區最重要的開拓者,如今大灣區數千個村落的歷史基本都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

梅關古道(Trip.com圖片)
梅關古道(Trip.com圖片)
梅嶺古道
梅嶺古道

阿拉伯蕃商貿易開放

此外嶺南的開發遠比大家想像的開放。雖然中原常用「重農抑商」的統治政策,但是嶺南很早就有「靠海吃海」的傳統習慣。早在唐朝中期,在廣東就生活着十幾萬的阿拉伯「蕃商」,他們擁有專門的生活社區「蕃坊」,還擁有「蕃人治蕃」的官員(蕃長),宋代甚至還在廣府學宮內開設了教育外商子弟的「蕃學」。

嶺南很早就有「靠海吃海」的傳統習慣
嶺南很早就有「靠海吃海」的傳統習慣
唐代建於「蕃坊」中的光塔寺
唐代建於「蕃坊」中的光塔寺

文:鴻文館文化工作室;圖: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星島圖片庫、梅關古道@Trip.com、網上圖片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中華教育出版。

相關文章:

嶺南
穿越大灣區|嶺南地區 廣東古人類遺跡 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 魚米之鄉 食材豐富名菜多

穿越大灣區|東莞 踴躍英雄人傑 見證戰亂歷史

穿越大灣區|東莞 由傅統手工業、大型曬鹽場 進化為電子中心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穿越大灣區|東莞 嶺南文化風情 明清古建築祠堂林立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三水匯聚 眾山圍繞 善用自然優勢地利發展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中國四大名鎮 文教繁榮興盛 武術武風盛行

穿越大灣區|認識佛山飲食文化 特色小吃糖水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令人垂涎欲滴的風俗美食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大宋皇朝 最後的庇護之地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深圳

穿越大灣區|深圳 古村新貌 中國幾十年經濟騰飛的縮影

穿越大灣區|深圳 風景優美得天獨厚 自然山水和海島

廣州

穿越大灣區|廣州 嶺南地區首府樞紐 文化交融的沃土

穿越大灣區|廣州 2千年商都中軸線 歷代名勝古蹟

穿越大灣區|廣州點解叫「五羊城」? 一千年前係點樣?

中山

穿越大灣區|中山 享地理優勢 商業貿易崛起 攪動歷史風雲

穿越大灣區|中山點解舊名「香山」?有咩自然風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