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學漢語|交「叉」成「汊」甲骨形義講解

2024-09-22 14:00

交叉成汊

  • 【普音】chā、chá、chǎ、chà
  • 【粵音】caa1
  • 【普通話同音字】
  • chā:插
  • chá:查、察、茶
  • chǎ:衩
  • chà:岔、詫、姹

【例句】

  1. 餐桌上已經擺放好了乾淨的刀叉。
  2. 劈叉這個動作常見於武術或舞蹈中。

【名典引用】

  1. 方胸鐵叉,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六韜.軍用》
  2. 旄頭又以戟叉政,傷胸,政猶不退。——《後漢書》
  3. 世語曰:舊制,三公領兵入見,皆交戟叉頸而前。——《三國志.武帝紀》

【漢字起源】
《說文解字》:「叉,手指相錯也。从又,象叉之形。」「叉」本義是指手指交錯,後來引申為交叉、交錯的意思。「叉」字在普通話中為什麼四聲皆可讀呢?這是因為在日常口語使用中,「叉」字的不同讀音代表不同意思:當讀作一聲(chā)時既可作動詞(分叉)也可作名詞(叉子);讀作二聲(chá)、三聲(chǎ)及四聲(chà)時則作動詞,分別表示擋住、分開及分岔的動作。

  • 【普音】chà
  • 【粵音】caa3
  • 【普通話同音字】岔、詫、姹
  • 【組詞】汊港、汊流、汊子、河汊

【例句】

  1. 這片水域范圍廣,港汊多。
  2. 三角洲上河汊縱橫交錯。

【名典引用】

  1. 半洪侵楚翼,一汊屬吳頭。——《全唐詩.過洞庭》
  2. 杭州程志章由潮州過黃岡,渡海汊。——《子不語.第二十二卷》
  3. 稍喜三汊河,未離四柳樹。——《晚晴簃詩匯》

【漢字起源】
這是一個後起字。《集韻》對「汊」的解釋:「水歧流也。」指水流的分支或水流分岔處。

甲骨形義講解:

在甲骨文中,「叉」字的寫法是「從又從數點」,而點則畫於手指之間,用來表示指縫之意,這也是「叉」字的本義,後來引申語義為交錯、交叉,其本字為「㕚」。從字形上來看,「叉」與「丑」、「爪」等字形相近,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古時「叉」、「丑」、「爪」同字。
「汊」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也與「叉」字相近,只是前者多了「水」的部件,因此字義也與水流有關,特指為水流的分支或表示水流分岔的地方。「汊」字尚未在金文中出現,因此學者推論為後起字。

甲骨文中的「叉」字用來表示指縫之意。
甲骨文中的「叉」字用來表示指縫之意。
甲骨文中的「汊」字含有構字部件「水」。
甲骨文中的「汊」字含有構字部件「水」。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鴻文館文化工作室、梁佩施;圖:網上圖片
部份漢字資料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提供。想了解更多漢語資訊,歡迎瀏覽鴻文館漢語學習綜合網

相關文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