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 挑戰傳統儒家 死傷人數眾多 非一般亂黨|悅讀歷史
2024-09-20 14:00
清代中後期的「太平天國」,由1851年1月,拜上帝會在廣西金田村起義,至1872年5月12最後一支太平軍敗亡。太平天國運動是滿清時期影響範圍最大、最具災難性的民眾叛亂,有研究指,這是人類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內戰。同時,它更是中國歷史上首個挑戰傳統儒家的政權,當中包含了不少「改版」的基督教元素,帶來深遠影響。仔細研究的話,太平天國與歷朝亂黨有着明顯的差異。
基督教幌子嚴管民眾
太平天國運動與傳統民變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起義者不接受偶像崇拜,但擁抱一神論的思想。拜上帝會的領袖都自稱具上帝的血統,如洪秀全自稱上帝二子,故信眾對領袖的命令有着宗教式的絕對服從。可是有歷史學家認為,太平天國所宣揚的宗教只為了掩飾他們的政治目的:通過宣揚一個萬能的神下凡,來控制群眾的行為思想,當中並沒有真正了解當中基督教「愛」的教義,歸根究柢只是一個搶掠與破壞的極權叛亂組織。
太平天國借宗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軍事與行政制度,百姓的行動都在領袖掌握之中。他們以每25個家庭組成基本的社會單位,管轄他們民事、教育、宗教、財務與司法事務,人民置於嚴密的軍事紀律控制之中──須服從軍官命令,各軍官亦須向其上級服從;連私人生活亦受到嚴格限制,男女被分配至男營與女營,不論軍官平民,均不能擁有或使用無權使用的財物,而信眾的食物、衣服、裝備等,均取自聖庫(國庫),而聖庫則由各將領所控制。
先進田制平分地權
太平天國提倡的社會制度,原意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當中包括平均分配土地予農民、社會結構軍事化、廢止商業貿易、財物收歸公庫共享等。以土地政策「天朝田畝制度」為例,天國政府會根據產量多寡將田地分為9等,所有16歲以下的人分得半份田,16歲以上的男女都可分得1份田,超過個人需要的剩餘農產品必須上繳到聖庫,個人儲蓄及私人財產是被禁止的。
不過,太平天國並沒有全國及持續實行這些制度。在天京建立後,各地領袖均要求洪秀全繼續相對簡單的傳統稅收制度,但隨着戰事持續,太平軍亦難以進行土地調查與徵收地稅。
男女平等禁纏足、蓄奴
太平天國提出的社會政策均甚具革命性,比如早在廣西金田村起義時,已有某程度上的男女平等。婦女獲准於軍政機構中任職,有蘇三娘、洪宣嬌等女將帶兵的記載,民間也有中國唯一女狀元傅善祥在太平天國中舉及任官的傳聞。可見婦女在太平天國的地位相對地較平等,而「女館」就是為未婚的年輕女子及那些丈夫陣亡的婦女而設。
同時太平天國也推行不少社會福利政策,如禁留辮、禁纏足、禁蓄奴、禁嫖娼等陋習,吸食鴉片及抽煙飲酒更是要「殺頭」的,這些政策均是極具革命性。
然而,有些太平軍政令矯枉過正,比如在早期曾嚴行男女分營,即使是夫妻也要分房而居,更曾有夫妻犯禁而被斬首,其嚴厲程度也引起內部不滿。
太平天國的少年人
有研究指,太平天國的參與者平均年齡只是廿多歲,領袖也以中青年人為主,如天王洪秀全37歲、南王馮雲山35歲;後期撐起天國大政的陳玉成及李世賢,在金田起義時只是14歲及17歲的童子軍。
大腳女兵營統帥
生於廣東農村之家的蘇三娘,自幼練就一身好武藝,十多歲時已在廣西玉林、北海一帶走江湖,加入「反清復明」的天地會,為人好仗義氣,後歸順拜上帝會。金田起義時,蘇三娘歸屬東王楊秀清指揮,三娘的部隊有數百名來自廣西的穿草鞋「大腳女兵」(即不纏足),她們頭纏紅巾,揮舞着廣西農村的耕具作武器,征戰廣西、湖南、湖北一帶。蘇三娘是屢立戰功的著名女將,後來更位至女軍軍帥。
1855年8月,清廷的湘軍大舉進攻安徽蕪湖一帶,丈夫羅大綱重傷而死,三娘也在軍中陣亡,死時只有24歲。
殺掉清廷猛將的娃娃兵
清朝猛將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弟弟的直系後代,滿清蒙古八旗後代,其名藏語意思是「珍貴的獅子」。僧格林沁先在山東滅太平軍北伐軍,解直隸之危;又曾在大沽口與英法聯軍激戰;曾幫助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以驅逐肅順等顧命大臣,可算是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戰神。
然而,他在山東圍剿太平軍餘部捻軍時,因在叢林中迷路,慘被15歲的娃娃兵張皮綆殺死。像他這些父母雙亡、年幼無依的武器男童,在起義軍內可說是比比皆是。
僧格林沁戰死消息傳到北京,朝廷決意找出真兇。10年後,朝廷間諜在龍山遇上一個醉酒的「大嘴巴」,說自己當年殺死清廷上將。間諜一查,果然是張皮綆,結果他被押往山東凌遲處死。
天國太子嬌縱成性
洪天貴福是天王洪秀全的兒子,其名字是洪秀全改的,意為「天堂的寶貴幸福」。天貴福3歲當太子、10歲已經下詔書。事實上,他完全沒有閱讀傳統經典,亦無學習任何實用技能。他每天寫給父王過目的「請安本章」亦是語意含混亂寫一通。東王楊秀清曾佐證,天貴福只喜歡玩耍及胡鬧,經常摔東西,浪費成癖。
洪秀全可能是面子關係,早在兒子虛齡9歲時,便給這個「天國」承繼人先後塞了4個女童當老婆。天貴福平常就只是面對4個老婆、數名的女僕,完全沒有正常的社交生活。這樣的成長背景,當然不可能成才。
文: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馮浩恩老師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五四運動 反帝反封建 促進中國現代化|悅讀歷史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