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 - YO達人.校園共融大使計劃|牆角寒梅

2024-03-06 12:32

李建文 - YO達人.校園共融大使計劃|牆角寒梅
李建文 - YO達人.校園共融大使計劃|牆角寒梅

上月,筆者獲邀出席「YO達人.校園共融大使計劃」共融校園研討會,與主持人黑暗中對話(香港)基金會行政總裁侯仲銘、嘉賓百仁基金秘書長朱月如及DreamStarter計劃總監黃思偉一同分享培育年輕人的看法。校園共融大使計劃旨在培育一些「未被看見」的中學生成為校園共融大使,通過一系列學習經歷、工作實踐及籌劃校本共融活動,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同理心,裝備他們成為領袖,在學校推廣共融訊息。

筆者表示,現今不少學生因先天條件不足或成長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潛移默化下失去自信。因此,這些學生很需要「被看見」,我們要彰顯他們的價值,讓他們抱有自信。學生被看見之後,才會看得起自己。伍少梅中學的學生大多來自基層家庭,由於家庭支援薄弱,他們在小學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經常感到挫敗,甚至被否定。我們刻意提供多元平台製造學習機會讓學生表達自我、發揮所長,彰顯學生價值,幫助他們肯定自己。另外,我們重視科技教育與品德培育,推動Values in Action,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服務他人,貢獻社會。

朱月如分享,基金會的宗旨是造就年輕人,希望他們在充滿挑戰的現今世代「跌得低,起得返身」,成為了解自己特質和能力的年輕人,活出精彩的人生。基金會以「科技向善」作重點,為年輕人提供針對性的培育計劃,以建立良好品格和科技素養,幫助學生掌握未來技能,關注環保、氣候轉變和能源危機等議題,利用科技解決問題,讓世界變得更好。

黃思偉分享,DreamStarter為學生提供體驗式學習經歷,啟發和幫助他們實踐夢想。他認為學生與活動的關連性及參加目的十分重要,因此要賦予他們使命感和培養同理心。學生了解他人需要,作出貢獻,才能帶來社會影響。

「YO達人.校園共融大使計劃」至今已獲得階段性的成果,值得業界認同和鼓舞。希望各界有心人繼續攜手合作,培育學生,與他們一起實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願景。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建文
作者為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逾20載。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3月6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李建文 - 校園環境營造與教育創新|牆角寒梅

李建文 - 英法STEAM考察團|牆角寒梅

李建文 - 校園危機處理工作坊|牆角寒梅

李建文 - 家校合作感恩相聚|牆角寒梅

李建文 - 職員同樂 促進身心靈健康|牆角寒梅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