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備戰中文科|卷一「閱讀能力」備試練習 西西〈冰箱〉文章賞析

2024-02-16 14:00

〈冰箱〉 西西

我們在擺開的地圖上,用鉛筆圈住了一個名字:三地門。地圖上有兩道河水,一條叫南隘寮溪,一條叫北隘寮溪,三地門就在河道交匯的西北方。河流的上游棋佈着魯凱族其他的村落:伊拉、華蓉、霧台、去怒、阿禮、好茶。更西的遠處是大武,更北的極瑞是大社。

「能上霧台嗎?」

「山路已經開發到伊拉。」

「必須乘搭鐵牛車才能上山。」

「但我們並沒有入山證。」

一份文字的資料這樣簡單地報道:山路蜿蜒,盤旋曲折。左邊是峭岩巉壁,右方是萬丈深淵;遠山青藍,近樹翠綠,漫山遍野海棠。

於是我們整理行囊,從屏東起程,上三地門去。我們決定每天到一個新的地方住宿。還有許多地方我們要逐一前去,還有更多的生活我們需要去一一了解。

「他們仍在頭上戴很多的花嗎?男子戴白色的山百合,女子戴菊黄的金針花?」

「除了花,還有鮮果串成的環形頭飾,使用的材料有檳榔、小橘子、五彩辣椒和一種叫做加拉加的雙色漿果。」

「還有鷹羽和山雉毛,甚至活生生的紋黃鳳蝶。」

「他們的頸上會掛珠串,那種珠子,叫做古琉璃珠,上面有複雜美麗的花紋。」

「他們衣服的袖口、領圍、前襟和裙緣都繡着圖案,刺繡的方式有十字繡、鍛面繡、銷針繡和圈飾繡。」

「十字繡上有八角星形紋,緞面繡上有菱形紋。」

「刺在衣邊的圖案都是枝葉形紋和方格交錯的螺旋紋。」

「我們必須注意他們的雕刻。」

「居屋上的立柱、簷桁、壁板、床沿、天花板上都雕着蛇紋、蔓草紋或風車紋。」

「穀桶、匕首、番刀、木楯、單杯、湯匙、木梳、煙斗、火藥筒、杵臼和木枕等等,則刻上金錢紋、重圓紋和曲折紋。」

在車子上,我們誰也沒有打瞌睡。我們曾經在不同的地方停駐,很多時只為了那裏的山水和古老的村落,譬如佳樂水、淡水和墾丁的海岸;譬如鹿港、板橋利南方澳。可是如今我們不再只為了看山看水看古老的小巷和村屋,我們是去看看魯凱族的山胞,他們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對我們來說,充滿色彩與傳奇。

「他們還紋身吗?」

「他們還用紫茉的汁液染黑齒面嗎?」「他們仍過漁獵生活嗎?」

「他們仍出草嗎?」

「他們仍住板岩的地室嗎?」

「他們仍種植小米、地瓜、花生?」

「樹豆和旱芋嗎?」

「他們仍吹奏那種樂器?鼻笛、弓琴?」「臀鈴和杵樂嗎?」

車程是悠長的,我們繼續談及三地門的種種色彩,一面對着車外的懸崖和峭壁驚呼起來。車子不斷盤旋上路,空氣越來越清涼,我們終於到了海拔很高的地方,而且經過了無數的山。

「魯凱族是原始的民族。」

「歌舞的民族。」

「獵頭的民族。」

「百步蛇的民族。」

抵達三地門的時候,已經是午後。從車上下來,我們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步向對面的一座山。山坡上長滿各種樹木,許多不知名的植物,偶然有一些很小的花朵從雜草中探出頭來。沒有人知道,它們會不會就是山百合或者野海棠。

在我們的身邊有幾個小孩,趕着一頭牛,穿着素色的襯衫。女孩子穿花布短褶裙,男孩子着短褲,腳上都踏帆布鞋。他們的頭髮很短,有的梳辮子,就像任何的村童一般。我們步上斜坡,轉到山的背後,在兩座大山之間,我們看見一座鋼骨水泥的大橋,沉重的貨車載滿了磚石在橋上緩緩地駛過。我們一面過橋一面打開地圖,這個地方曾經有過一座繩索的吊橋,現在已經改建為更堅實耐用的橋樑。

過了橋,我們步入一片廣闊的空地。在山坡上,我們看見一排一排的茅屋:簡陋,但整齊。婦人在屋與屋之間走動,穿着布襯衫、布裙子,普通的衣服。沒有一個人的手上臉上有刺青,沒有一個人的頭上戴五彩辣椒和檳榔,也沒有一個人的頸項上掛琉璃珠。

我們沿着小村慢慢走,屋子的門楣上並沒有蛇紋的雕刻,門外沒有杵𦥑,一張矮小的木凳上沒有四葉形紋的圖案。在一層敞開的門背後,我們瞥見了一個白色的冰箱。冰箱,我們禁不住驚歎。四周一片寧靜,人們生活,人們工作。我們只看見居住在這村落的人有黑黝的太陽色皮膚和晶亮明麗的大眼睛。

沒有板岩的地室,沒有染黑的牙齒,沒有刺繡的衣裳,沒有鷹羽和山雉毛,沒有番刀和匕首,沒有穀桶和木楯,沒有出獵的鼓聲。我們站在山坡上,遙望底下寬闊的灰塵翻飛的橋道,又有一輛沉重的貨車駛過橋去了。

「這裏是三地門嗎?」

「是的。」

「這裏是魯凱族的村落嗎?」

「是的。」

「感到失望嗎?」

「我想,或者,我們應該感到欣慰。」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四日

魯凱族
魯凱族

〈冰箱〉文章賞析

虛實轉換 領略傳統風俗

這篇散文記載作者在台灣旅遊時的見聞,三地門位於屏東,住有台灣原居民排灣族人,以及文中提及的魯凱族人。

通過擺開的地圖,作者首先介紹了三地門的地理位置,還有相鄰的一些村落。接着便開車上山,途中是作者與導遊/司機,又或是友人之間的對話。對話有問有答,展現出作者對三地門的想像與興趣。對於三地門和魯凱族,作者只有一份文字資料,於是認為他們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充滿色彩與傳奇」,例如有穀桶、匕首,建築和家具上可以找到蛇紋、蔓草紋和風車紋……

及至上了山,才發現有的只是普通的茅屋、普服的衣服,這是作者發現了一個白色的冰箱,不禁驚歎起來。作者不免疑問:這裏是三地門嗎?導遊/司機或友人問她是否失望,作者感到的卻是欣慰。作者眼中,現代文明與傳統民族並非對立,現代文明並不是「入侵」古老的風俗,而是令村落裏的人生活便利起來,「四周一片寧靜,人們生活,人們工作」正是值得欣慰的風景。

結構上,作品由虛到實,由有到無。先是作者與友人的想像:刺青、立柱、木楯、木枕、火藥筒,充滿傳奇色彩的事物也許都消逝了,只存在於記憶和想像中;作者到了村中,才看清實實在在的事物,包括茅屋、冰箱和貨車等。作品前半不斷提及三地門「有」些甚麼,而後半則強調「沒有」,例如「沒有人一個人的手上臉上有刺青」、「門楣上沒有蛇紋的雕刻」等,形成前後的對比,「沒有」本應帶來失敗,但作者卻感欣慰,超出了讀者的預期,令欣慰之情更形深刻。

寫作手法上,包括了結尾出人意料的逆轉;同時對話的運用,令旅程更為生動,並把魯凱族早已消逝的傳統風俗訴說出來,即使現實裏再找不到,讀者也能通過文字認識。

〈冰箱〉文章練習

1. 綜合全文,除順敘法外,作者還使用了甚麼記敘手法?試根據本文內容加以說明其作用。(4分)

  • 手法:___________
  • 作用:___________

2. 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下列陳述為正確、錯誤或是無從判斷。(4分)

  • (1) 作者刻劃了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 (2) 作者遊歷過後,對魯凱族村落的感到失望。

3. 以下內容中作者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試舉出其中一例,並略加說明。(4分)

抵達三地門的時候,已經是午後。從車上下來,我們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步向對面的一座山。山坡上長滿各種樹木,許多不知名的植物,偶然有一些很小的花朵從雜草中探出頭來。沒有人知道,它們會不會就是山百合或者野海棠。

  • 手法:___________
  • 說明: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手法:步移法

說明及作用:作者敘述旅程出發之始:「從屏東起程,上三地門去」,之後寫「在車子上」、「抵達三地門的時候」、「過了橋」等等,一路描寫作者自己在遊歷中的所見所聞。通過步移法,隨着作者位置的移動,將觀察到的景物加以描寫,能使讀者置身其中,跟從作者的足跡觀賞景物,更易理解文章所描寫的環境。

2.(1)正確 (2)錯誤

3. 手法:擬人/視覺描寫

說明: 作者描寫三地門山坡上的植物,生動地以「探出頭來」描寫花朵從雜草中露出來的場面。

作者通過視覺描寫,刻劃在三地門山坡上所見,路上「長滿各種樹木,許多不知道名的植物」等。

題解

1. 步移法為記敘描寫文中經常運用的手法,較明顯的判別方法可留意作者有否在不同的段落運用地方名稱、方向或方位詞等,上述詞語均為作者的立足點用以描寫景物。此外,步移法的好處宜從作者角度出發,手法能夠使讀者身歷其境,更容易引起聯想與共鳴。

2.

  • (1)綜合全文,作者在出發到魯凱村的村落時,描寫了族人的服飾、雕刻、住所等,保留了村落的傳統文化;同時亦寫現代文明如何幫助村落族人的生活,如:「我們步上斜坡,轉到山的背後,在兩座大山之間,我們看見一座鋼骨水泥的大橋,沉重的貨車載滿了磚石在橋上緩緩地駛過。我們一面過橋一面打開地圖,這個地方曾經有過一座繩索的吊橋,現在已經改建為更堅實耐用的橋樑。」可見是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 (2)作者在文末寫對遊歷魯凱族村落後並不感到失望,反感受到欣慰。綜合全文得知,魯凱族在現代文明下的生活有不少進步,但仍能保留傳統文化特色。故答案應為錯誤。

3. 公開試常援引段落或句子提問寫法或修辭手法,其實作答方式類同。如題目提問範圍較廣,涵蓋所有寫作手法,考生宜採取較容易掌握的手法,並適當引例,重點回應題目要求。

撰文:

可洛 原名梁偉洛,作家及寫作班導師。大學時主修中文系,公開大學兼職講師,著有《來一場文學散步》等作品。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香港文學雙年獎、湯青基督教文藝獎等。

出題和解題:

張家豪老師 聖公會李炳中學中文科老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嶺南大學中文(榮譽)文學士

圖片來源:

台灣原住民族【魯凱族篇】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