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科範文賞析|論仁、論孝、論君子 君子成仁 循循善誘聖人心

2024-02-01 14:00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題解】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是孔子說的話,意思是,人如果沒有仁心,有禮制和音樂又如何,表明缺乏個人的道德自覺,所有的社會規範都徒具形式,毫無作用。

大家都知道,「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概念,一種絕對的道德律。那麼,甚麼是「仁」呢?其實,從文字的構成來看,已不難認識「仁」的本義,「從人、從二」,兩個人平等相待,友善、相親、相愛,就是「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就是「仁」。可見,「仁」說到底就是指人之為人的德性﹙virtues proper to humanity﹚。孔老夫子以此為基點,建立起儒家的道德哲學體系,講仁愛、做仁人,行仁政。他從不同方面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如「仁義」、「忠恕」、「孝悌」等範疇,全面講述心靈修養、立身處世的道理,成一家之說,其言行思想都見之於《論語》。

【原文】

論仁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2.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3.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4.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第十五)

論孝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為政》第二)
6.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
7.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第四)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第四)

論君子

9.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
1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第七)
11.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第十二)
1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第十二)
13.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第十四)
14.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第十五)
15.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第十五)
16.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第十五)

【作者介紹】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教育家及哲學家。《論語》是語錄體的儒家經典,記載孔子與弟子的言行,共20篇。〈論仁、論孝、論君子〉輯錄自其中的相關篇章,〈論仁〉講述安貧處樂、守仁德的道理以及修養方法;〈論孝〉強調事親不違禮,陳述行孝的種種表現;〈論君子〉闡述做人的品德情操,如莊重認真、知錯能改、謙遜誠實、言行一致、不憂不懼等。

【內容分析】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論仁、論孝、論君子〉輯錄自《論語》中的相關篇章,集中體現孔子關於仁德、孝悌、自我修養的理念,有助讀者認識、領會儒家思想的精義,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孔子是個超暖心的師長,教導學生從不說教,相反總是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上課其實就是師生對話,在互動中加以引導啟發。在講「仁」時,他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意即不仁的人忍受不了窮困,也不能在快樂時守其本心;他進而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表明只有仁者能夠本然地安於仁德,智者則因為知道仁的好處而行仁,二者在任何環境中都能矢志不渝,保持氣節。孔子認為沒有人會願意過貧困的生活,而且人人都希望過得富貴安樂,但須以正當方法獲取,不當享用不正當得來的東西。他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表明君子在一頓飯那麼短的時間都不會背離仁德,無論是在急逼還是顛沛流離的時候,都會遵循仁德行事。

有一次,顏淵問如何行仁,走人生正道,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表明只要能夠克制、約束一己私欲,使自己回到禮的要求上就是仁。當顏淵請老師再具體指點時,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仁者安貧處樂、時時守仁德,足見行仁是一種自性的煥發,自我覺悟與自律的表現。「成仁」的最高層次是,「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即不貪生怕死,而寧願犧牲自己以成就仁德。

重視孝道 講求誠意

孝悌是仁之本。一次,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問孝,孔子答「無違」,即不要違背禮節。他的學生樊遲追問這話的意思,孔子就說,父母在世時就按禮節侍奉,他們過世了就按禮節來埋葬祭祀。子游也問孝時,孔子強調了「能養」與「敬」字,他說一般人所說的孝順不過是奉養父母,若不存孝敬之心,跟飼養牲畜就沒有區別了。可見,孔子講孝不是只講形式,而是重視孝道的本質,要求真心誠意。孝順,不是愚孝。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兒女該怎麼做呢?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是說要委婉勸止,他們不聽勸也要恭敬以對,雖有擔憂也不抱怨。此外,「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即要求常記父母的年齡,喜其高壽,懼其衰老。

延伸閱讀:有古人考入朝廷成為太史 都繼續親自為母親洗馬桶?《二十四孝》故事|歷史百科

君子,是儒家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指有德之人。在〈論君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人的品德、修為所作的闡述。他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意思是不莊重就沒威嚴,所學亦不堅固﹙一解「學習就不會固執」﹚;以忠信為本,不結交不同道的人,有過不要怕改正。在一系列的論述中,孔子為君子的品德立了幾條標尺,如「不憂不懼」、「內省不疚」、「成人之美」等。他強調君子處事以合宜為原則,遵守禮節,說話謙遜,做事守信。他還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即只愁自己沒有能力,不愁沒人了解自己。這些都是君子應有的品格,儒家所倡導的理想人格。

【筆法】

師生對話 善用對比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儒家典籍,師生對話錄,章節簡短,言簡意深。從本文可以看到,通篇採用問答形式,先引出關鍵議題,再作闡述。在論述過程中,一個常用的方法是對比,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文中相互對照之處比比皆是,「約與樂」、「富與貴」、「貧與賤」等,突出差異,也強化了觀點。

「有德者必有言」,孔子的思想智慧都見之於言語中。讀文如讀聖賢心,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也煥發思齊之心、踐行之志。


撰文:蔡益懷
筆名南山,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作家、文學評論家,長年在專上學院任教「創意寫作」及「中文寫作」等課程。

相關文章: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