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文社院合併|合併運作原則方向曝光 學系重組後 擬由行政單位變學術單位

2024-01-17 11:12

本報接獲浸大兩院合併的計劃書草稿,兩個學院合併後的部分運作原則和方向曝光。
本報接獲浸大兩院合併的計劃書草稿,兩個學院合併後的部分運作原則和方向曝光。

浸會大學的社會科學院和文學院合併方案引起關注。本報接獲一份由合併計劃專責小組發出的討論文件草稿,兩個學院合併後的部分運作原則和方向曝光,包括各學系在重組後不再是行政單位,而是學術單位,學系所屬的學部將會負責行政事項。草稿又強調,重組後所有教職員的聘用不會因而受影響,大學會按照既有程序委任學院院長和各學部的總監。浸大日前表示,在教務議會會議上兩院合併的建議獲通過,將交由校董會決定是否推展合併計劃。

本報記者

浸大社會科學院和文學院的合併方案,引起關注。
浸大社會科學院和文學院的合併方案,引起關注。
本報接獲一份由合併計劃專責小組發出的討論文件草稿,兩個學院合併後的部分運作原則和方向曝光。
本報接獲一份由合併計劃專責小組發出的討論文件草稿,兩個學院合併後的部分運作原則和方向曝光。
本報接獲的文件稱,各學系在重組後,將不再是行政單位,而是學術單位。
本報接獲的文件稱,各學系在重組後,將不再是行政單位,而是學術單位。
文件表示,現有全數教職員的聘用不會因而受影響。
文件表示,現有全數教職員的聘用不會因而受影響。
如果兩院的合併計劃獲浸大校董會通過,將於在7月1日正式推行。
如果兩院的合併計劃獲浸大校董會通過,將於在7月1日正式推行。
浸大教務議會在周一舉行,兩院合併關注組曾於會議場地外默站,表達反對意願。
浸大教務議會在周一舉行,兩院合併關注組曾於會議場地外默站,表達反對意願。


本報接獲的計劃書由合併計劃工作小組於去年11月向教務議會發出,標明是供內部討論的草稿,向教務議會介紹社會科學院和文學院合併的方案,包括合併方案實施後新學院的原則和方向。文件指兩個學院合併後將會精簡行政架構,學部將會加強跨學科的協同效應。


不影響全數教職員聘用

該份文件稱,各學系在重組後將不再是行政單位(administrative unit),而是學術單位(academic unit),將負責學術發展,包括教學和研究。計劃書草稿建議,目前學系負責的課程發展和檢討、研究協作,以及運用學系捐款收入等學術工作,在學院和學系重組後會繼續由學系負責,又強調學系的名稱不會改變,以維持學術和學科發展。

學部和學院發展方面,文件稱大學會按照既有程序和規例,委任學部主任(Academy Directors)及新學院的院長(Dean),而現有全數教職員的聘用不會因而受影響。不過,該草稿不排除有部分負責行政的職員或會調職,支援現有學科、學系或新成立學部的工作。

至於兩院合併計劃的最終方案,浸大日前表示工作小組自去年4月起已召開8次會議,並舉辦兩次教職員論壇、逾40場諮詢會議,聽取教職員、學生、校友和持份者的意見,最終方案有吸取不同意見而修訂。浸大稱合併方案在周一的教務議會會議上獲通過,未來數月會成立6個專責小組,就行政人員、學生組織和學生參與學術管治等範疇,商討並制訂落實方案細節。大學表示,相信合併有助推動跨學科發展,亦會讓學生有更多跨學科課程及雙學位課程的選擇。

若合併計劃在校董會會議獲通過,將會在7月1日正式推行。據了解下次校董會會議將在3月舉行。


校董會3月舉行會議

浸大在去年提出合併方案,建議將現有社會科學院和文學院轄下的12個學系,合併成新的學院。新的學院會把原有12個學系分成4個學部(Academy)。不過,方案推出後引起部分教職員和學生質疑大學的合併計劃過於倉卒和諮詢不足,又憂慮兩個學院合併後,各學系所獲得的資源會遭削減。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