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 / 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 支援高等教育研究 培養年輕研發人才

2023-11-24 18:30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下稱教資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下稱研資局)近年設立「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為正教授級及副教授級學者提供教學及行政職務方面的支援,鼓勵他們專注投入研究工作,開發新科技、新技術幫助人類了解世界,並協助解決社會發展伴隨的問題,令生活變得更便捷,亦讓社會更能達至可持續發展。

研資局已於11月2日舉行頒獎典禮,表揚來自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中,取得卓越研究成果和對高等教育界作重大貢獻的學者。其中第四屆「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共有20名得獎者。

發放研究經費
培育新一代研究專才

研資局於2019年同步推出這兩項計劃,涵蓋所有學科。透過每年分別頒發10個獎項,為香港高等教育界學者提供支援,讓他們能專注於研究及發展工作,同時鼓勵研究人才於香港發展。2023/24年度(第四屆)的得獎者分別獲冠予「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及「研資局研究學者」名銜,其所屬大學可獲發放為期五年的經費,分別約為$780萬元及$520萬元。

計劃經費可用於聘任替假老師及支付研究項目開支,包括聘任研究人員、購置器材設備、公幹旅費、膳宿津貼及發表研究成果的費用等。得獎者同時可於資助期內,指導及培訓研究生及年輕研究人員,透過參與相關研究項目而累積研究經驗,從而讓他們成長為研究界新晉。

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主禮的研究資助局2023/24頒獎典禮已於11月2日順利舉行。
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主禮的研究資助局2023/24頒獎典禮已於11月2日順利舉行。

 

香港浸會大學 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
「推動幼兒健康活躍生活:建立與評估健康行為報告卡」

幼兒的成長健康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黃雅君博士研究「推動幼兒健康活躍生活:建立與評估健康行為報告卡」,評估五歲及以下幼兒二十四小時的行為習慣。

報告卡以實證為本 倡議幼兒健康生活習慣
黃博士提出與香港本地各組織的研究調查進行合作,項目將過往的兒童青少年報告卡推廣至五歲以下的幼兒,並首次針對二十四小時的行為習慣,包括體力活動、靜態行為、屏幕時間和睡眠及家庭環境、家長影響等因素而進行評估,以推動及倡議幼兒的健康生活習慣。

研究以實證為本,收集已發表文獻、政府部門的報告、香港本地各組織及院校的調查等,然後評估資料是否具代表性、客觀及適合作為其中參考的樣本。黃博士舉例,團隊會以世界?生組織的指南為基準,再評估香港的幼童有多少能達到世?的水平,並參照報告卡內的等級釐定方案以作出評分。

黃博士表示:「根據報告卡的評分,我們可加強了解香港幼兒在健康指標上做得是否足夠,若有不足又應如何改善情況,亦可能反映香港社會對這方面的了解及關注度有待加強。」

報告卡有助制訂政策 並作指標供外地參考
黃博士希望項目能幫助本港政府部門及各機構,針對香港幼兒的健康發展情況制訂相關政策。她補充:「我曾參與研究的項目『健康活力兒童環球聯盟』所創立的知識轉移模型,在過去幾年中包括香港在內已有近六十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採用,為相關地區的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相關指標建立報告卡。各地區之間可互相對照及參考,並從中學習及交流,亦可合力推動全球關注及提倡健康生活,互相合作並影響。」

累積交流經驗 培訓研究界新晉
這個知識轉移項目集合黃博士過去五到八年相關研究項目的經驗,因此黃博士希望在進行研究同時能培育後晉,透過項目獎金能邀請更多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及研究助理參與,並讓他們有外地交流/受訓及學習相關知識的機會。另外,身為女性學者,黃博士深明女性具細心、專注的特質,非常適合從事研究相關工作,「事實上,我身邊認識的博士研究生以女性為多。」黃博士認為要懂得「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的道理。她寄語年輕研究學者:「將目標訂立得高,雖然最後未必一定能達到,但視為努力的一個方向,定能有不錯的成績。」

黃雅君博士以「推動幼兒健康活躍生活:建立與評估健康行為報告卡」項目獲「研資局研究學者」獎項,右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黃雅君博士以「推動幼兒健康活躍生活:建立與評估健康行為報告卡」項目獲「研資局研究學者」獎項,右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黃雅君博士一直致力從事幼兒及兒童研究工作。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黃雅君博士一直致力從事幼兒及兒童研究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用於下一代聲光電集成芯片的聲子集成迴路」

聲、光、電在訊息傳輸和處理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相互作用,構成了現代科技和通信的基礎。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孫賢開教授希望實現下一代集成芯片的聲光電一體化。

電子光子技術與日常息息相關
我們比較熟悉電子和光子,它們分別是電能和光能的最小單元。孫教授解釋:「電子技術無處不在,從家庭電器到通訊設備,從工業自動化到交通運輸均有其應用。而光子技術作為現代通訊的主要工具,能令資訊可以遠距離傳播,例如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等。其實,機械振動能量的最小單元I聲子,對大家來說可能比較陌生。」

探索聲子在訊息領域的應用潛力
聲子的應用相對較少,為了探索聲子在訊息技術領域的應用潛力,孫教授及其團隊於矽襯底上開發聲子集成迴路。這個聲子集成迴路結合納米光機械和納米電機械兩大傳統領域,為探索聲子的量子特性以及聲子與其它自由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一個集成平台。

孫教授指:「與電子及光子相比,聲子的頻率範圍較寬,可涵蓋赫茲到太赫茲,擁有較低的傳播速度,且可以和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耦合,所以適用於跨學科科學的應用。」在實際應用方面,聲子集成迴路將連接當今的集成電子學和集成光子學,為訊號處理提供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並實現芯片上的多功能傳感。

給年輕學者更多機會投入研究工作
今次項目得到「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資助,孫教授表示:「非常感謝研資局讓我獲得這個獎項。相較於我初來香港工作,政府近年對科研的投入愈來愈大,給年輕學者更多機會投入研究工作。我相信這一舉措必定能推動香港科技的發展,提升香港在世界科技領域的競爭力。」這個獎項的資金亦讓團隊可購買更多器材及特別儀器,例如高頻電學激發及探測儀器,也有助僱用更多研究生和博士後參與項目研究,以實現集成芯片的聲光電一體化。

孫賢開教授以「用於下一代聲光電集成芯片的聲子集成迴路」項目獲「研資局研究學者」獎項,右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孫賢開教授以「用於下一代聲光電集成芯片的聲子集成迴路」項目獲「研資局研究學者」獎項,右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孫賢開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孫賢開教授。


香港大學 地球科學系
「古代火星上多樣化的火山活動和火山構造」

火星鄰近地球,亦是人類對太空進行科學探索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星球。近年火星軌道探測器返航帶回遠程感測數據,為火星地質的物理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博士希望透過研究火星古老火山的構造和地質特徵,加深了解地球演化及地殼地質的歷史。

探索36億年前火山活動
這個研究項目將會利用火星周圍軌道上太空船收集的遙感數據來探索火星上的古代火山構造。透過火星古代高地的形態測量、測繪和紅外光譜測量,來探索及量化約36億年前諾亞紀的火山活動。Michalski博士指:「通過對火星早期火山構造的深入研究,可以藉此了解地球板塊早期的構造及演化過程。初步結果顯示,這些地區中有許多以前未被認識的古火山,它們的形態多樣,而且範圍廣泛,包括圓頂形火山、層狀火山及富含火山灰的火山盾。」

跨學科合作 匯聚各範疇專業學者
這項研究將同時有助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演化歷史。Michalski博士表示:「在這個研究項目中,希望能透過跨學科合作,讓不同範疇的學者、頂尖科學家及其專業團隊之間互相交流,以各自專業提出更多研究的方案,實現跨學科的尖端科研及相關的知識轉移工作,拓闊知識領域,為研究作出貢獻。」

鼓勵年輕一代向夢想前進
以往香港主力發展金融、經濟及法律等方面的發展,但Michalski博士指:「現時社會發展方向與以往不同,香港政府鼓勵更多人從事創新科技及技術相關的研究。身為研究學者,我們亦感受到有更多的支援與幫助,讓我們能專注於研究工作。」曾於不同地區、領域工作的Michalski博士鼓勵有意成為研究人才的年輕一代,要努力向?自己的夢想及感興趣的方向前進,未來一定會遇到很多機會實現夢想,「自受到家人的啟發,我便愛上對太空的探索,不曾停下腳步。我不在乎面對任何競爭,只管專注於自己的研究上。」

Joseph Ryan Michalski博士以「古代火星上多樣化的火山活動和火山構造」項目獲「研資局研究學者」獎項,右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Joseph Ryan Michalski博士以「古代火星上多樣化的火山活動和火山構造」項目獲「研資局研究學者」獎項,右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博士自幼便對太空、地質及地理充滿興趣,並以此作為畢生研究的主題。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博士自幼便對太空、地質及地理充滿興趣,並以此作為畢生研究的主題。

 

(資料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