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寶 - 種瓜得瓜?|教評心思

2023-04-21 12:41

學校的中藥園今年以試驗形式運作,想過多種的操作方案:跟教會合作、由家教會打理、請花王承包……最後,一位年輕的女教師主動提出帶領學生照顧中藥園。孩子第一次下田,工具俱備,精神抖擻,為耕地除草、施肥,不消片刻,淋漓大汗。問孩子是否辛苦?直言不諱:很辛苦!再問孩子下次來不來?眾口齊聲:一定來!一位個子特別小的學生大聲接着說:要見到收成的一天!然後一群田園小先鋒喋喋不休地說各種作物名稱。

這情景讓筆者想起在佛山的姊妹學校都有耕地,以不同形式讓全校學生參與經營。原來國家教育部在2020年7月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因此內地在小學階段都設計耕種活動或課程,以增進學生對農業和勞動的認識,通過耕作活動和勞動教育的課程,學生可以了解農業和勞動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對勞動價值的認識和對耕作文化的理解;通過體驗耕種,提高孩子們的環境意識。現代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他們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讓他們親自下田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筆者再看這群小先鋒,都不是常被老師邀請參加活動或比賽的風頭人物,也不是特別調皮需要高度關注的反斗星,於是問老師用甚麼準則挑選。沒想到老師的準則是留下做功課而且在課堂中不顯眼的孩子。第1個條件筆者明白,因為在下午4時半才開展活動,很難要求孩子回家寫1小時作業再回校下田;第2個條件讓筆者繼續追問緣由。答案出乎意料,就是要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老師認為耕種出來的作物是可預期的,也希望通過耕種鍛煉孩子的耐性,培養10項首要的價值觀中的勤勞、堅毅。

其實,種過田的都知道,種瓜不一定得瓜,但筆者欣賞老師的苦心和對孩子的愛,萬一遇上天災人禍,沒有收成,也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好機會。


鄭家寶
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4月21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陳玉燕 - 學習在運動與運動以外|教評心思

蔡世鴻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評心思

潘詠儀 - 值得承擔的代價|教評心思

鄭家寶 - 修己善群|教評心思

陳玉燕 - 游於藝|教評心思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