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賢 - 心隨身遊|青史劄記

2023-03-31 15:30

隨着疫情過去,世界各地的交通航運逐漸恢復正常,旅遊業再次興旺。內地和香港通關後,兩地旅客相互往來,教育界也摩拳擦掌舉辦遊學團。然而,旅遊機會重臨,我們又是否真的準備好?

旅遊、遊學之益處不用多說,歐洲自文藝復興後盛行壯遊(Grand Tour),年輕學子到巴黎羅馬等地增廣見聞,結交朋友。中國歷代如玄奘、徐霞客之遠行,所留下的記錄亦令人津津樂道。撇除學習,不少港人亦常常形容自己到外地「散心」、「叉電」,在繁忙的工作中休息一下。

但若果沒有正確的心態,不論到哪里旅遊,都對自己毫無益處。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Seneca the Younger)指出,旅遊無法治瘉痛苦,若你不改變自己的靈魂,痛苦只會在旅遊時伴隨着你,甚至令你更加不安。只有放下心中的重擔,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即將出發作休閒旅遊之朋友,記得將香港的工作學業暫時放下,調整好心態,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對於遊學之同學,心態同樣重要。只有抱着開放、接受陌生環境的心態,不局限於在港的固有價值觀,旅遊才能真正有所得着。潘耒為《徐霞客遊記》作序時,便指出了旅遊之正確心態:「無出塵之胸襟,不能賞會山水……自非置身物外,棄絕百事,而孤行其意,雖遊猶弗遊也。」他讚賞徐霞客:「夫惟無所為而為,故專志;專志,故行獨;行獨,故去來自如,無所不達意。」

我們固然難以學習徐霞客拋下一切,一生遊歷天下,但他專注旅遊,欣賞沿途山水的出塵胸襟,卻是值得我們學習。若我們心中早已抱有成見,或被在港的俗事困擾,又如何有位置容納旅途中的名山大川、風土人情呢?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3月17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張瑋宗 - 司馬遷的微言大義|青史劄記

周正賢 - 博物尋蹤悟人事|青史劄記

青史劄記|聊天機械人與歷史學習

青史劄記|拿破崙與澳門

青史劄記|從小人物看大歷史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