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拿破崙與澳門

2023-02-03 16:29

本文正好是新曆及農曆年以來的第一篇文章。新的一年,本欄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身體健康、學問與事業蒸蒸日上!

最近筆者到倫敦的大學交流,課程中剛好有一堂課和鴉片戰爭相關,筆者更正好要負責作匯報。本以為自己對鴉片戰爭已經相當熟悉,沒想到在準備匯報的過程中,從英方史料中,對這段歷史又有更深的了解。

教科書上對於英國為何希望在中國得到領土之原因,不外乎也是方便貿易、擴展帝國影響力等,卻甚少從當時的歐洲形勢出發。當時受葡萄牙統治的澳門,向來都是英國在內的歐洲人貿易基地,自明朝中晚期起一直行之有效,那為何英國會想改變現況?

原來是因為英國政府及英國東印度公司擔心英國商人在澳門的安全。自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直至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歐洲大陸一直不穩,甚至牽連到歐洲各國在亞洲的貿易。

早在1799年的Macau Incident中,法國及西班牙聯軍和英國皇家海軍便在萬山群島附近差點擦槍走火。

及後於1808年,拿破崙更吞併西班牙及葡萄牙,打算接收兩國的殖民地,引起當時居住在澳門的英國商人恐慌。英國海軍更派兵進駐澳門,但在清廷及澳門政府的反對下撤出。雖然葡萄牙戰後便恢復獨立,但英國商人依然擔心歐洲局勢會影響和中國的貿易。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查理義律最初更曾建議佔領及控制澳門,以確保英國人有一個安全而穩定的貿易基地。

以上便是一個例子證明世界史是如何互相影響的。中學歷史科雖然分為世界歷史及中國歷史科,但歷史從來都是不能分割的。

分門別科固然方便研究,但我們的目光也不可以只限制於一時一地,否則便很容易錯過歷史全貌。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2月3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從小人物看大歷史

青史劄記|人心不古?古人不今?

青史劄記|習史育才

青史劄記|汗牛何以充棟宇

青史劄記|歷史與現實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