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文|谈谈读书

2022-09-01 16:12

在漫长的文史哲教学研究生涯中,我最常被学生问到的两个问题,就是「读甚么书?」和「怎样读书?」。第一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古今中外书籍浩如烟海,自由选择喜欢的去读,读到畅快淋漓,读出心得,就是无以尚之。第二个问题就有点讲究了。不同领域的书,固然有不同读法,但若提升层次,讲得通透一点,我最想分享的是,要读出「层次感」和「立体感」。


「层次感」和「立体感」

关于层次感,以阅读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为例,读者作为旁观者,角度必与作者不同。读书人如能同时实践创作,当能进入另一个层次,代入创作者的位置,设想文学创作的甘与苦。创作,又离不开人生体验。透过创作,与人生阅历相印证,赏析文学的深度必将大不相同,不但为人生阅历点染文学之美,赏析作品的层次感也更丰赡了。

至于立体感,读历史书特别讲究,例如古典历史家特别注意人的活动,着重历史人物个性的刻画;社会史家则特别看重地理、经济等现象。然而,读史如果只单看社会现象及文献典籍,随顺材料文字的记载,很难产生批判性。进一步探究,还需要深入考察史书的撰述历程,史家的性情遭际。因为每种史书都有性质、体裁、取材的限制,每位史家都有性情的刚柔、缓急等特徵。像官修朝代史,往往有政治嫌讳或宣传成分,读者必须从文字正面阅读到它的背面,「从无字处读书」(read between the lines),才能逼近真相。

而自传、回忆录,严格来说史料价值不高,因为涉及主观,作者避重就轻,甚至会有意无意地作伪。当然,读者一旦能解构其轻重、作伪的动机与细节,从伪材料中读出真意义,也能点铁成金。阅读史书,若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就能超越文字材料的平面意义,而读出立体感了。


「共感」境界最向往

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外,还有「共感」(empathy),更是古今读书人向往的境界。「共感」二字,一般或称为「同情的理解」,字面意义是透过考察其人其书的细节,代入而想像作者立身处世的种种无奈与不得已,深层意义则随作者与读者性情气禀的歧异,而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同诠释,迥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


郑吉雄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讲座教授

本专栏由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学者轮流执笔,内容属个人分享及学术见解,读者如有任何意见,欢迎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9月1日教育版专栏「数码人文」。

图: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数码人文|衡量历史动画教育功能的五个原则

数码人文|疫下遥距医护和艺术数码护理

数码人文|书刊性别(不)平等篇

数码人文|培育数码公民

数码人文|英语能算是亚洲语言吗?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