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藝師語|藝術源於生活
2022-07-21 16:20
藝術源於生活,也與生活上任何事物都不可分離,亦是人類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視覺藝術是教育的基礎,除能培養視像傳意的技巧、審美能力及創意,亦能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多角度觀感等。有了學習經歷,便能增進學生的自信心、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積極學習的態度等,更有助提升其他學科之學習效能。正因如此,視藝科常被其他學科視為跨學科學習的對象。
現今社會資訊媒體發達,教育不止於課室,藝術不再如以往高高在上和深不可測,反而是唾手可得。隨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整個西九變得熱鬧起來,加上近年不少大型國際藝術博覽展和拍賣會都在香港舉行,民間展覽亦不斷地默默進行,令大家可欣賞到的藝術品更呈多元化,連價值不菲的藝術大師真迹也可觀賞到。大部分人會認為藝術品只可在博物館或指定場所內欣賞,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藝術品一直在大家身旁,我們可隨時隨刻欣賞到藝術呢?其實我們已與藝術共存,接觸藝術就是這麼容易。
日常生活中,大家猶如走進無牆的博物館,在街上不難見到五花八門的廣告招牌,當中有些字體還出自名書法家如區建公先生的手筆,昔日甚至「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塗鴉墨稿也隨處可見。街頭巷尾大大小小的壁畫塗鴉,店鋪林林總總的裝飾與廣告,鐵閘上的彩繪,一幅幅畫作和設計都呈現在眼前。此外,社區上愈來愈少的歷史建築物,如藝穗會啡紅、白磚相間之外牆,呈現新古典風格建築特色;又如以紅磚、花崗岩建成,具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尖沙嘴鐘樓等,都有其藝術價值。各區的傳統廟宇都有其價值和特色,我們除可欣賞其獨特的建築外,還可了解背後的歷史及文化特色。這些都是跨學科學習的重要元素,視藝教育除了傳授視像傳意的技巧外,還應培養多角度觀感和批判性思考。近年盛行之導賞學習,也許與藝術學習有共同的導向。
雖然藝術生活化,而藝術也就是文化,沒有一定的規章和定律,它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簡易數學題,也不是黑與白之間的問題,而是還有許多可塑性的空間。總而言之,藝術發展和創作總有其背後的原因和故事。
吳崇傑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執委會成員、社區導師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藝術教育)。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7月21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