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我是大媽 又是姜糖

2022-02-10 11:50

我是在二○二一年十一月開始,才成為「姜糖」。很早之前已經聽過姜濤的名字,但沒有太留意。我阿嫂是鏡粉,也是「姜糖」。「姜濤好純好孝順!歌唱得好,很有魅力!」我對阿嫂嗤之以鼻:「你已經年過半百,姜濤是『造出來的星』,有關他可愛、孝順等等,都不過是商業的包裝和傳媒的吹捧而已!」

在好奇心驅使下,我看了陳志雲訪問姜濤的YouTube。我覺得姜濤真是很年輕,靦腆不大懂招架陳先生的問題。在訪問的後半部分,姜濤談到要一些獨處時間,到自己平時熟悉的公園打籃球和做運動:「這樣做,我感到回到本來的自己,人不會容易迷失。」這一番說話令我對姜濤改觀:他是一個有自己內心世界的人。名與利一時間井噴式的衝過去,娛樂圈是大染缸,就是年紀較大的藝人都不易駕馭,何況年輕入世未深的姜濤?我竟然對他產生一絲牽掛。

「我現在有追看姜濤之前的《全民造星》,也聽了他的歌。」我對阿嫂說。漸漸地,我也成為一粒「姜糖」。二○二一年三月,姜濤的好朋友「中鋒」猝死。姜濤之後有時有些很blue的言論,令我很擔心,甚至我希望見見他。「或許有些心理輔導可以對他有幫助!」我希望我可以用我的專業幫上忙。最近,看到鄭裕玲訪問姜濤的片段。「我很感恩……我很幸運。」說實話,刻意經營敵不過緣分的力量,人都是順着機會找自己的路。

「我不想說要獲得甚麼,作為一個藝人,我想可以付出甚麼!」「我最近有看一些佛學,你現在很受歡迎,下一刻可以逆轉。世事無常,我要學習放下。」「沒有人可以幫到自己,只有自己可以。不過最重要是問自己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姜濤說。姜濤的朋友不多,羅志祥曾經是他唯一的「朋友」,是他理想自我的投射。更多時候,姜濤是自己的朋友。我直覺感到姜濤是內向的,對內心世界有求知欲,他是有內省力的年輕人。

《人類大歷史》作者Yuval Harari說,自己每日用兩三個鐘靜心:「覺察自己的思想,你才可以在虛實交錯的世界中發現甚麼是真實。說到這里,其實我放心了。治療師永遠都是協進者(facilitator),因為真正改變的鑰匙,永遠在自己手里。電郵:[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為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育有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2月10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原文標題為〈我是大媽,又是「姜糖」〉。


延伸閱讀:

自戀形人格障礙大專生 性格偏執拒絕治療 精神科醫生:難為了身邊的人 

精神科醫生分析厭食症 病因竟與生命教育相關? 

拖延症大學生不願溫習考試 精神科醫生:應習慣與負面情緒共存 

港媽慘受C-PTSD困擾 靠閱讀分散注意力 

苗想teen開|Brenda:我就快不行了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