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串錯英文字怎麼辦? 陳東紅:不必凡事捉錯處 培養自信心最重要

2022-01-24 12:26

指正錯誤或許有它的需要性,但我不認為是有它的必要性。

我觀察到很多人喜歡指正錯誤,尤其在談論語文時,一個字寫錯或讀錯便決定主持人或作者或編輯的能力,幾乎要推翻他們的一切功勞,在這樣的氣氛下,大家都戰戰兢兢,不敢出錯,形成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今早在社交網站看了一個介紹唐詩的「post」,第一個留言便是指正主持人,這讓我回想起退休教授陳耀南先生在教授古文時的謹慎態度,在讀字發音方面,常作多番解釋,免受攻擊,像陳教授內心強大的人或許不會受任何指正所打擊,可是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往往不多,「指正文化」或許換來的是虛偽、逃避和仇恨。

學外語如英語是一個漫長的大工程,過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指正,而是信心,一顆「我可以學好」的信念,假如我們把焦點放在「找錯處」,孩子的自信不可能因此建立,因為「指正文化」產生虛偽、逃避和仇恨;孩子會「扮識」,討厭英文,避之則吉。

我明白「指正者」的邏輯:難道有錯不指正嗎?不指正的話,孩子便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繼續錯下去。堅持這個原則的人,往往沒有考慮另一個更重要的層面——指正目的和指正後的結果,若目的和結果對「當事人」沒有合理的幫助,那指正有它的必要性嗎?除非我們真正想要的目的和結果是在炫耀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道理。

看到孩子出錯,我會先觀察和了解這個孩子的性格,假如孩子「自信爆棚」,我會直接指出他的錯誤,一個小打擊該能平衡一下這孩子的過分自信,可是,如果孩子既害羞又缺乏自信的話,我會先讚賞他做得好的地方,當他對我沒有戒心,即相信我沒有惡意動機時,我才會輕輕地告訴他有不對或不足的地方。

孩子在孩童階段最需要的並不是知識,而是自信心。

陳東紅
作者擁有十多年英語教育出版經驗,曾參與英文學生刊物創刊工作及出版英語兒童書籍。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月2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原文標題為〈指正錯誤的必要性〉。


延伸閱讀:

中學生創辦 二手英文書店reBooked 陳東紅:用心工作的可貴

優化高中科目 呂郭碧鳳中學校長分享教學觀察

佛教黃允畋中學校長詳解質素學校 分享彈性課程設計例子

組建學習型組織 佛教黃允畋中學校長拆解質素學校

親子育兒|善用溫柔提問 掌握親子溝通之道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