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投閒置散 地盡其用更重要

疫情期間興建的多個社區隔離設施(俗稱方艙醫院),疫後政府一直聲稱會研究新用途,然而疫情結束逾一年,絕大部分方艙醫院一直閒置,而每個月的維護費用高昂,確實有浪費土地和公帑之嫌。在財赤下,當局應本着應使則使、應慳則慳的理財原則,盡快檢視這些閒置方艙的其他用途,確保珍貴土地資源用得其所。維護費高昂 丟空浪費公帑  發展局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回覆議員提問時,指疫情期間所設立的9個方艙,除了元朗潭尾、新田和青衣這3個方艙,分別轉作建造業輸入外勞的中央宿舍、建造業培訓中心、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外,其餘6個均保持備用狀態,在未轉變用途前,衞生署會負責設施的保安、清潔和維護,每月相關開支375萬元。  儘

2024-04-18 00:00:00

公民科易考 文憑試減壓亦提升國民教育

中學文憑試(DSE)首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民科)昨天開考,考前考生忐忑,擔心題目難,結果卻比想像中容易,只要有一定常識也能作答,讓一眾考生如釋重負。首屆試題起試水溫作用,再加上當局通過對中小學常識科連串改革,加入國民教育元素,讓學生今後可輕鬆學習公民科,有助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輕鬆學習釋時間溫習其他科目  公民科是取代之前的通識科,成為DSE核心科目,但成績不再像其他科目分成1至5**共7級,而是只簡單分為「達標」和「不達標」。首屆試題共有3大必答題,全部涉及國情和國民教育,包括關於內地教育、人工智能安全,以及香港教育局推行國民教育,而每題再分成幾條小題目,包括選擇題、短答題和長

2024-04-17 00:00:00

國安根基牢固 謀穩定求發展並行不悖

昨天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簡稱《香港國安條例》)後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又適逢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念10周年,令今年活動別具特殊意義。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特首李家超、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等人,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並指香港有國安法律護航下,未來將全力拼經濟。不過,在當前複雜國際形勢下,香港除了要發揮其在「一國兩制」下的既有優勢外,更要用新思維和求變心態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才能更有效地應對新挑戰。  夏寶龍通過視像發表講話,指《基本法》第23條完成立法,標誌香港進一步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告別了動盪不安局面,終迎來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刻,並就實現由治及

2024-04-16 00:00:00

美國組日菲澳軍事島鏈 脅逼中國

美國上周舉行美日、美日菲峰會,將美日軍事同盟升級,並硬撐菲律賓搶奪中國南海島嶼,另亦將日本拉入美英澳三國軍事同盟、組織美日菲澳聯合軍演,劍指中國。美國的戰略是將日菲澳打造成強大軍事島鏈,圍堵中國外海。對美國在南海步步進逼,中國除強化軍事防禦能力,另一重要舉措是連結東盟,反制美國。拜登硬撐菲搶奪中國領土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連串行動,將美日菲澳串連成強大軍事島鏈,封鎖中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周三在華盛頓,與拜登舉行美日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明言強烈反對中國單方面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並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為此大幅提升美日防衛協議,提升各自指揮和控制框架,強化美日軍隊融合,另美國將加強導彈部署日

2024-04-14 00:00:00

落實12點方案 助港數碼經濟急起直追

一連兩天的數字經濟峰會昨天在本港舉行,逾4000名來自海內外及本港創科界和商界翹楚雲集,探討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推動智慧城市及數碼經濟發展。本港數碼經濟發展明顯滯後,為了改善情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12項建議,相關建議對症下藥,當局務要盡快落實,從後趕上,才能提升競爭力。數碼辦整合政府系統減甩漏  陳茂波在峰會開幕禮上致辭詞時指出,數碼經濟領域複雜且迅速變化,城市與經濟體之間競爭激烈,香港必須快速行動,才能保持領先地位。由他領軍的數碼化經濟發展委員會向政府提交12項核心建議,涵蓋優化數碼政策、加強數碼基礎建設、以數據驅動數碼經濟、加速數碼轉型,以及制定可持續人才策略等5個範疇,而措施包括將成

2024-04-13 00:00:00

政府電子系統頻失靈 智慧城市不能靠把口

中學文憑試(DSE)首個核心科中文科筆試昨天開考,今屆考生和監考員均須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分別簽到及核對考生身份,結果多個試場的系統發生故障,無法使用,須人手處理。這並非政府電子服務平台首次「甩轆」,事件再次曝露新電子系統推出前,未有做足應有的測試準備,各部門亦沒吸取教訓,讓市民有不好體驗,影響對智慧城市發展的觀感。「報到易」失靈或影響考生心態  考評局今年全面推行第二代公開考試支援系統,考生在進入試場前須用「報到易」簽到,而監考員則用「監考易」核對考生身份,目的是優化考試,令點名流程更精準順利。可是事與願違,昨天當中文科在全港逾2000個試場舉行,多個試場的監考員卻發現無法登入「監考易」,須

2024-04-12 00:00:00

習馬會釋善意 兩岸破冰還看賴清德

正在大陸展開和平友誼之旅的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昨天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成為此行的亮點,也是逾8年來舉行第二次習馬會。儘管兩岸關係緊張,但習近平在會晤中向台灣溫情喊話,只要不分裂國家,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兩岸關係能否破冰解凍,視乎台灣候任領導人賴清德上台後的政策取態。高規格接待釋願平等溝通訊息  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跟馬英九會晤,氣氛友好。馬英九引述魯迅名言,「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強調兩岸如果發生戰火,對中華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習近平則說,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甚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甚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甚麼勢力能把兩岸分開。習更就近日花蓮發生的地震,表示哀悼

2024-04-11 00:00:00

政府再購奧運轉播權 冀收社會經濟效益

巴黎奧運將於7月開幕,港府宣布繼上屆後,再度購入奧運和殘奧轉播權,交由本地電視台免費播放。雖然港府財赤,但仍再出手買入轉播權,確保市民可以免費收看奧運,齊齊為港隊和國家隊打氣,讓體壇盛事帶來經濟效益,將公帑的效益最大化,可謂物有所值。  港府購入巴黎奧運及殘奧播映權,一如三年前東京奧運的安排,將由本地三間免費電視台和香港電台轉播,並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金額,指費用低於東京奧運和過往商業機構的出價,強調價錢合理。為港隊打氣凝聚社會團結氛圍  奧運轉播權向來是由商業電視台出價競投,純屬商業行為,三年前港府破格出手,因當時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本港電視台對競投意興闌珊,為了讓市民能收看四年一

2024-04-10 00:00:00

的士申大幅加價趕客 恐得不償失

的士業界早前提出加價方案,建議平均加幅介乎11.7%至17%不等,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周五將討論的士加價申請。儘管的士業界提出的加價理由是收費落後通脹多年、經營成本大增,但公眾卻認為有關建議加幅太高,遠超通脹,加上的士服務質素差,加價並不合理。因此,當局在審議時須把好關,以免加價後乘客量流失,業界又很快再要求加價,最終只會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加幅過高公眾難接受  運輸及物流局提交的文件指,的士業界去年3月就加價達成共識,建議市區的士(紅的)落旗加5元至32元,新界的士(綠的)則加4.5元至28元,大嶼山的士(藍的)則加6元至28元,加幅分別是18.5%、19.1%和27%,之後紅的和綠的每次

2024-04-09 00:00:00

小米搶佔Tesla電車市場 中美博弈波瀾再起

小米集團首款電動車甫上市,便成搶手貨,成為矚目造車新勢力,不但對內地汽車業產生「鯰魚效應」,更威脅到美國Tesla的電動車王者地位。小米汽車與Tesla之間競爭,其實也是中美博弈的縮影,小米成功轉型造車,展現中國先進製造業的強大韌性和活力,相信令美國更感不安,加大保護主義力度,阻慢中國電動車發展,使中美貿易再起波瀾。  小米推出的SU7電動車,外型酷似保時捷跑車,但時速比保時捷電動車更快,性能也比Tesla Model 3更強,三個版本的售價均在30萬元人民幣以下,比對手便宜一大截,讓市場嘩然。「鯰魚效應」震動車企掀減價戰  儘管小米汽車外觀有抄襲之嫌,但從創辦人雷軍將汽車參數對標Tesl

2024-04-08 00:00:00

耶倫訪華施下馬威 中美經貿難改善

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長耶倫,無論是訪華前,還是抵達中國後,都一再批評中國新能源產品產能過剩,造成不公平競爭,損害美國及全球。  美國高調抨擊中國,主因是美國在新能源產業競爭力不及中國,要借此阻撓中國科技發展、打擊中國經濟,並拉攏西方盟友聯手制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已警告美國總統拜登,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和正當發展權利,中方不會坐視不管。中美高層近日雖溝通頻頻,卻無助紓緩兩國緊張關係。高層溝通頻頻無助紓緩緊張關係  財長耶倫上周四起訪華6天,首站到了中國高科技重鎮廣東,昨天轉飛北京,並於今日與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會談。訪華前一個星期,耶倫參觀美國太陽能電池廠時,批評中國加速生產太陽能、電動車

2024-04-07 00:00:00

做好啟德體育園配套 讓七欖金漆招牌續閃亮

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昨天開鑼,也是七欖最後一次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吸引大批球迷購票入場,除了為心愛的球隊打氣,也順道向大球場告別。七欖不但是本港體壇盛事,帶來大批海外旅客,帶動旅遊餐飲業生意,更是宣傳香港的名片,期望主辦當局在這3天賽事為球迷提供良好體驗,再次擦亮香港七欖這個金漆招牌之餘,更要為明年移師啟德體育園做好配套準備,讓七欖更上新台階。  今年七欖別具意義,因這是大球場重建後舉辦七欖第30周年,也是最後一次在大球場作賽,全場4萬張門票銷售一空,當中逾40%門票是海外球迷訂購,基本上已恢復到疫前水平。疫情改變了很多旅客的消費模式,但從不少海外球迷幾乎是每屆均來港入場觀賽來看,反

2024-04-06 00:00:00

時代進步尚環保簡約 綠色殯葬魅力增

昨天是清明節,不少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化寶爐前出現排隊人龍,至少要等兩小時才能化寶,相信有不少人會靜下來思索應如何規劃自己的身後事。政府近年大力推廣的綠色殯葬,既環保簡約,又可減輕後人負擔,值得市民考慮。少子化移民潮改變殯葬觀念  香港每年大約有5萬至6萬人死亡,絕大部分是進行火葬,然後用骨灰龕盛載,放進靈灰位內。綠色殯葬卻是以一種更環保方式處理骨灰,就是將骨灰撒進指定海域,或撒在紀念花園的泥中,然後在泥土上栽種花草,供後人紀念。綠色殯葬的撒灰做法,與中國人強調入土為安、風光大葬的原則大相逕庭,在以前這種做法是很難接受,但近年在政府大力推廣下,綠色殯葬使用率持續上升,由

2024-04-05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