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青疑博「收視」刑毀家駒墓碑

本港著名樂隊Beyond已故靈魂歌手黃家駒,其位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墳墓遭人大肆破壞,涉事的15歲「網紅」少年以鐵錘砸毀墓碑上的遺照,又潑淋可樂、塗鴉及腳踢墓碑,並以粗言辱罵家駒,全程由其23歲同伴拍攝,有關片段亦被上載網絡。警方接報到場將兩人拘捕,初步相信有人是為求在網上博取收視而作出厭惡行為。據了解,被捕15歲姓梁少年為中二學生,自稱患有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其另一身份是YouTuber網紅,曾自稱「很喜歡搞事亦不怕事」和「社會破壞者」,往往為引人注意做出種種令人不齒的破壞行為。同樣被捕的23歲姓葉男子報稱是冷氣裝修技工,據悉他熱衷武術,曾在電視節目表演高難度翻滾及持槍動作,又經常出席

2024-05-20 00:00:00

Beyond成員譴責 黃家強斥道德淪亡

黃家駒長眠之地遭瘋狂破壞,猶如被鞭屍,Beyond成員葉世榮和黃貫中均譴責破壞者,昨日首次來港致祭的內地女歌迷看到偶像墳墓被破壞感到無比傷痛,跪在墳前數小時哭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亦有不少帖文轉載相關新聞,大批歌迷齊聲譴責破壞者。  Beyond鼓手葉世榮得知事件發生後,在微博發文譴責:「今天發生在家駒墳墓的事情實在可惡,這2個人已經被逮捕,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家駒在天之靈也不會放過他們!」  女歌迷睹慘況  心碎哭斷腸  另一成員黃貫中得知黃家駒墳墓所發生的事亦顯得相當憤怒,他接受傳媒訪問時第一句便追問:「拉咗未?」他又狠批肆事者的行為,「

2024-05-20 00:00:00

拍片目的為博利益 犯案料無關情緒問題

      兩名男子涉毀壞已故歌手黃家駒墳墓,瘋狂行為令人咋舌,有犯罪學家相信,涉案人士真正目的是催谷收視獲取利益;有心理專家則指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患者均會做出一些奇怪行為,甚至大力動手動腳以尋找自我平衡。  前城市大學講師、犯罪學家黎定基表示,其中一名被捕者雖然自稱患有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但相信他破壞黃家駒墳墓的真正目的是獲取利益,因為家駒在年輕一代還有號召力,將其墓地破壞可以「吸睛」增加收視率。醫生:患者靠動手動腳自我刺激  黎亦不排除涉事男子有情緒問題,但若無利益計算,不致如此出位。他強調,當市民失去對有關節目的興趣,沒有人再關注他們,無聊出位的行為必會收斂。   對被捕少年行為是否涉反

2024-05-20 00:00:00

民建聯獻計啟德方艙改建體藝交流園

啟德方艙用地自新冠疫情結束至今閒置多時,民建聯促請政府把握好啟德體育園建造工程將近尾聲的契機,參考內地等經驗,將其打造成「啟德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與啟德郵輪碼頭、啟德體育園發揮協同效應。發展局回覆《星島》查詢時表示,啟德社區隔離設施用地的規劃用途為旅遊中樞及休憩用地,政府與民建聯在善用啟德設施作短期用途的目標一致,留意到民建聯的建議涉及多個短期用途包括民青創意、體育藝術、地區歷史等,財政司副司長會協調多個相關政策局積極探討。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聯同該黨的九龍城支部成員昨日召開記者會,指本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背靠祖國面向國際之優勢,惟近年不論是藝術、文化及體育的交流都受到多方面

2024-05-20 00:00:00

陳國基:體育園啟用勢令盛事之都招牌更閃亮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隨着啟德體育園明年落成啟用,困擾香港已久的場地不足問題能夠得以有效的紓緩,吸引更多國際大型盛事來港舉行,令廣大市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之餘,能夠匯聚更多人氣和財氣,拉動本地經濟之餘,讓香港的「國際盛事之都」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陳國基昨日在社交平台表示,他上周五聯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以及體育專員黃德森一起實地視察,了解工程最新進度,以及各相關決策局和部門的工作部署。  陳表示,為了推動香港盛事經濟更上一層樓,也為了讓市民和旅客獲得更佳的大型活動體驗,特區政府在大型活動場所的軟硬件建設上一直都不遺餘力,明年啟用的啟德

2024-05-20 00:00:00

市建局打造型格「龍城」 資助8廈美繪壁畫

九龍城「龍城區」蘊藏豐富潮州及泰國文化,店舖林立亦別具地區特色。不過隨着城區老化,巿建局正規劃進行舊區更新。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於網誌撰文,冀將九龍城提升為「型格社區」,將額外資助8幢大廈美化外牆,首幅「泰國」主題壁畫將設置於城南道增福樓,預計最快明年第二季完成。屆時市民行經城南道或乘車經過太子道西天橋對開位置時,便可乘機「打卡」。首幅「泰國」主題料明年次季完成  要活化社區,不能單靠重建舊樓。韋志成指,團隊早前就街道活化展開專題研究,發現各地被評為「具型格」的街道有4大共通點,包括能匯聚特色飲食零售店舖、蘊藏歷史文化特色、交通便捷行人暢達,及擁有多元的活力和社區活動。且不少案例均有最少一

2024-05-20 00:00:00

醫衞部門申80億密集修復老化樓宇

公立醫院近年連環爆出「冧石屎」事故,引起各界關注醫院維修問題。醫務衞生局及醫院管理局為進行「密集式」設施修復,向立法會申請80億元撥款,用作於2024/25年度起推展5年期的小型工程計劃,每項工程的上限為7500萬元。局方指,相關撥款將分5個財政年度發放,預計合共可進行約2200項工程計劃,平均每年可展開約400多項新工程計劃。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將於本周三討論相關撥款申請。醫衞局呈交文件提及,醫管局目前管理約300座建築物,樓面面積逾300萬平方米;在2024/25年度,其管轄樓宇有140萬平方米的樓齡已逾30年,佔整體45%,至2028/29年度更會增至170萬平方米,故必須就老化樓宇進行

2024-05-20 00:00:00

賀一誠稱按夏寶龍囑託 擦亮澳門金名片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日完成在澳門的7日考察調研行程。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引述夏寶龍指澳門是國家的「掌上明珠」,認為這生動的比喻,令澳門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他指,夏寶龍沒有提及今年澳門行政長官選舉。  夏寶龍昨早在賀一誠及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的陪同下,考察當地的大型體育設施後,結束7天的考察調研行程,經珠海離開澳門。賀一誠指,夏寶龍在澳門和橫琴,進行了多個考察調研活動,先後與不同界別代表交流,深入基層全方位了解澳門的整體情況,包括澳門的醫療衞生、健康、高新科技、教育、青年等機構和產業,亦肯定和鼓勵澳門未來的發展,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和加大力度開拓外國客源市場,並繼續團結

2024-05-20 00:00:00

環保署指新田環評 程序專業公開透明

環境保護署上周五(17日)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同日長春社、綠色和平及香港觀鳥會發表聯合聲明稱「極度失望」,質疑港府只為「發展護航」。環保署昨日作出7點反駁,強調環評程序科學專業、公開透明,已充分考慮各方資料和意見,確定符合所有法定標準和要求,才批准環評報告。  對環評中的附加條件被批評是「小修小補」,未能對應大規模填平濕地造成的生態破壞。署方稱,已參考上水至落馬洲鐵路工程經驗,透過積極管理提升魚塘濕地生態功能及承載力,證明生態補償的有效性。環評提出合併魚塘、設置人工棲息島及調降魚塘水位等建議,以創造及提升環境質素及容量,又引述香港觀鳥會資料,稱單靠調降魚塘水位已提升雀鳥

2024-05-20 00:00:00

林正財:首要「支援」解決社會精神危機

本港近年接連發生倫常慘案,照顧者精神壓力備受關注;學童輕生不斷,亦引發社會關注校園危機。行政會議成員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日前在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接受《星島》訪問,談及要解決當下社會精神危機,首重「支援」,港府已在校園層面鼓勵校方「開放校園」,允許更多社福機構及非政府組織進駐,以免校方在危機出現時「單打獨鬥」;社區長者中心、智障人士宿舍等服務點,亦應同步提供照顧者支援,及早掌握照顧者實況。同時,委員會亦擬落實幫助精神受困擾人士措施,包括與更多企業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都巿生活節奏緊張急速,不少港人飽受無形精神壓力。林正財提及,近年學童自殺個案多,近日亦有女學生在校內持

2024-05-20 00:00:00

警破廢鐵藏毒檢值2億可卡因磚

警方偵破今年以來最大宗毒品案,販毒集團利用國際物流途徑,將大批可卡因混入40噸廢鐵,並存放在由工字鐵燒焊組成的鐵箱,從南美蘇利南運抵本港,存放於粉嶺坪輋的毒品倉庫。警方接報搗破倉庫後,花費逾15小時拆箱檢查,最終檢獲225公斤可卡因磚,市值逾2億元。兩名被捕男子被暫控販毒罪,案件今日提堂。毒品調查科警司譚威信表示,販毒集團將兩個總重約40噸、報稱存放廢鐵的貨櫃混入大批毒品,由南美蘇利南運抵本港,存放於粉嶺坪輋一個貨櫃場內,打算將隱藏在廢鐵內的毒品分拆圖利,警方上周五展開行動拘捕兩人,包括22歲姓謝及29歲姓葉男子,兩人報稱無業及搬運工人,被暫控販毒罪,案件今日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今年以來最

2024-05-20 00:00:00

元朗儲存缸洩化學氣體 消防出動機械犬偵測

元朗一間石油化學公司昨凌晨有一個儲存單體苯乙烯的儲存缸懷疑過熱洩漏氣體,遠至500米外的市民亦聞到異味,多人報警求助。消防到場後向儲存缸射水降溫,又出動機械犬(圖)協助偵測氣體,不久化解危機。  昨凌晨零時52分,警方接獲多宗報案指分別在元朗大井圍及天水圍天華邨一帶有異味,其中大井圍一名女童懷疑吸入異味感不適,經救護員治理後毋須送院。消防到場調查,不久於500米外宏樂街香港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內發現一個儲存缸懷疑過熱,發生化學品洩漏傳出異味。消防處助理消防區長謝德華表示,現場廠房共有2個儲有單體苯乙烯的儲存缸,其中一個儲存缸冒出白煙。消防了解缸內化學品特性後,向儲存缸射水降溫。消防處危害物質專

2024-05-20 00:00:00

三級火後搬離遭爆竊 華豐住戶失55萬財物

上月發生三級大火、導致5死40傷的佐敦道華豐大廈,有住戶昨日揭發遭人爆竊,大埔及元朗前晚亦分別揭發爆竊案,3個單位被竊走大筆現金及首飾,總值約115萬元。  居住華豐大廈10樓單位的71歲姓程女住戶,自上月10日發生大火後,已搬往其他地方居住,期間只曾折返該單位一次,及至昨晚6時45分再度返回卻發現單位有被搜掠痕跡,於是報警,經點算發現有約55萬元財物損失,包括約30萬元珠寶首飾、7支共值約10萬元紅酒、7萬元現金、4萬元的相機及兩個值4萬元的手袋不翼而飛。大埔元朗句鐘內兩單位失竊  另外,居於大埔公路大埔滘段「叠翠豪庭」一單位的62歲姓郭婦人,前晚外出用膳返家發現單位有被搜掠痕跡,於是報

2024-05-20 00:00:00

保護證人組滴水不漏全力助指證罪犯

要將罪犯繩之於法,證人在法庭上提出的證供非常重要,因此警隊相當重視證人的保護工作,以確保其人身安全不受威脅。保護證人組兼任小隊會為納入保護證人計劃的證人提供保護及協助,以確保在刑事案中作證的證人能安心地挺身作證。該小隊前成員陳俊傑見習督察表示,小隊透過嚴密的部署,以無縫的保護為證人消除潛在風險,讓他們在沒有恐懼的壓力下指證罪犯,令法治公義得以彰顯。曾擔任保護證人組兼任小隊成員的見習督察陳俊傑指出,保護證人組的工作主要是設立「保護證人計劃」,並保護因為擔任證人以致人身安全或福祉受威脅、被評為有危險的重要證人,及至近年亦擴展致保護人身安全受嚴重威脅的身份敏感人物,「我們的職責是保護證人,使他們

2024-05-20 00:00:00

設兼任小隊支援工作 專業培訓備安保知識

保護證人組成立於1995年,旨在確保重要證人的安全,以協助司法程序和打擊犯罪。除了正規編制的人員,保護證人組亦設有兼任小隊,以支援和協助完成安保工作。  保護證人組兼任小隊的成員來自不同的警方部門單位,在正規工作之外兼任保護證人的重任,他們均接受了專業培訓,具備全面的安保知識,確保證人能夠安全地提供證詞。為此,他們提供多種保護措施,包括身份變更、安全住所、護送服務和個人保安等,有關措施是根據證人的風險評估和具體情況而定,旨在最大程度地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  另外,保護證人組實施證人保護計劃,該計劃根據證人的需求和情況制訂個性化的保護方案。除了提供實質的保護,也有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幫助證人

2024-05-20 00:00:00

文化就是歷史 一直延續下去 聲影路看透卡叔的電影情懷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資深影評人羅卡(本名劉耀權)透過第一身敘述,把上世紀社會面對的不安和動盪重現大銀幕,盼喚起市民對歷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覺悟。紀錄片背後,卡叔一生與電影和藝術結伴,早在60年代開始撰寫影評,後來為多份刊物擔任編輯、在電視台做編劇,最終也情歸電影研究,去年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專業精神獎」予以肯定。見證本地電影輝煌至近年以小眾題材突圍,卡叔深信香港電影業仍然機會處處,亦感恩人生路上有電影陪伴左右,盼其經歷能啟發更多年輕人思考過去、現在和未來。幻燈片逐格投影,畫面由黑白變彩色,背景由舊日香江到繁華鬧市,主角由年少氣盛到兩鬢斑白,今昔交錯,宛如細聽老人在榕樹下說故事。  與電

2024-05-20 00:00:00

王茵茵盼以影音紀錄 向觀眾展現香港價值

《聲影路》公映,導演王茵茵(Donna)兼顧劇本、拍攝及剪接,功不可沒。這位小妮子不懂說中文,最初因為撰寫電影研究的博士論文,輾轉認識了卡叔,後來二人越見投契,成就了紀錄片的誕生。她坦言,一直喜歡研究香港電影歷史和社會變遷,即使過程中面對版權問題等重重考驗,亦無阻她以影音留下紀錄,期望透過電影呈現社會當下各人對香港的現況感到迷茫的感覺,向觀眾表現香港的價值。  Donna指,起初只是靈機一動,覺得卡叔的故事扣人心弦,感覺上世紀「六七暴動」所帶來的社會動盪,跟近代年輕人對未來充滿困惑的心境不相伯仲,「我們不單純談論電影歷史,也涵蓋許多社會議題和發展。」然而,自資拍攝紀錄片並不容易,卡叔直言,

2024-05-20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