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獨味」濃 國台辦轟釋危險信號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日宣誓就任台灣領導人,並發表比前任蔡英文更「獨」的就職演說。他雖然表示維持現狀,但7次稱大陸為「中國」,表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也是國家名稱」,又指「中國」是全球和平最大挑戰,「併吞台灣的企圖不會消失」,呼籲「強化國防力量」。大陸國台辦批評賴清德的演說「大肆宣揚分裂謬論」,釋放了「謀『獨』挑釁」的危險信號,大陸對於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決不姑息。  被大陸稱為「獨獨配」的賴清德和蕭美琴昨晨9點在台北宣誓就職,並在「總統府」送別前任蔡英文。賴清德發表約5000字的就職演說,矚目的兩岸部分遣詞用字均較2016年蔡英文首次上任及2020年連任時的演說

2024-05-21 00:00:00

演說與和平為敵 學者:兩岸關係難樂觀

對於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北京學者周志懷形容為「台獨自白書」,「和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相比,這是一個最台獨的演說」,兩岸關係沒有樂觀的理由。上海學者吳心伯也對本報表示,「賴清德的講話毫不掩飾其『台獨』的本質」。不過也有台灣學者指,大陸對這篇講稿的「獨」性,也是意料之內,北京對台將繼續軟硬兼施,風險依然可控。台媒:開放觀光交流恐落空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對本報分析,賴清德的演說多次提到台灣是一個「國家」,所謂的「中華民國」只是點綴。儘管他拋出重啟雙邊觀光旅遊等似乎可以改善兩岸關係的動作,但這種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屬於「低政治領域」,而兩岸的風險在「高政治領域」。他相信,賴執政後

2024-05-21 00:00:00

平機會「發功」助大學迎新戒不雅

近年本港大專院校迎新營屢生事端,甚至發生涉嫌性騷擾事件。新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美秀表示,平機會上月已去信21間大專院校,呼籲校方要求學生,特別是迎新營的主辦方,要接受防止性騷擾的培訓。她又對有大學在新學年提出指引,要求舉辦迎新營等活動內容需預先呈交審批感鼓舞,平機會正積極推動移風易俗的過程,持續為大專院校學生和教職員舉辦有關防止性騷擾的面授課程,在今年首季已有約1200名學生及教職員參加。  平機會主席林美秀昨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平機會在2019年發表《打破沉默》報告,向包括港大、中大、科大、嶺大等在內的9間大學,提出16項有關防止出現校園性騷擾的建議,大部分建議均獲大學採納或將落實。 

2024-05-21 00:00:00

「惡劣天氣開市」料如期推行 設6個月過渡期

原本預期將於今年7月實施「惡劣天氣開市」的安排傳有變,有報道指為給予業界充足時間準備及為免風季實施時生亂,新安排或推遲至今年底或明年初才正式實施。不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否認時間表有變,並指不存在延遲實施問題。有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打風開市」好大機會如期推行,但會設6個月過渡期分階段推出,最遲明年初全面推行。今年中將公布實施細節  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港交所最快於下月公布惡劣天氣開市的諮詢結果,如期推行「惡劣天氣開市」安排機會極大,惟設6個月過渡期,讓能配合打風開市的機構先行落實安排,期間仍未能做到打風開市的機構則要通知客戶,最遲明年初全面推行。消息指,其實現時只有少數中小型

2024-05-21 00:00:00

港鐵26站裝水浸感應器預警抗洪

颱風季節將至,為應對惡劣天氣,港鐵昨公布最新應對措施,包括在26個車站、共42個出入口加裝水浸感應器,以通知職員及時安裝防洪板。至於去年遭遇洪災的黃大仙站,亦將於B3出入口加設自動防洪板,料今年第3季投入服務。另在9號風球下,在露天段行駛中的列車將盡可能在安全情況下行駛至原定終點站,或停靠在接連商場的車站,比如東鐵線的沙田站,或屯馬線的元朗站等,以便有較大空間照顧滯留乘客。  夏季未至,暴雨先行。將軍澳一帶早於本月初已出現大水浸,天文台亦預告本周將反覆出現大驟雨及狂風雷暴。為應對日漸頻繁的極端天氣,公共交通需做好萬全準備。港鐵公司機場鐵路總管呂幹貽向《星島》指,港鐵已吸取過往遭遇黑雨及颱風

2024-05-21 00:00:00

楊何蓓茵:「全政府動員」約2小時完成通知

前年《施政報告》公布政府優化動員機制,增設「全政府動員」級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昨表示,當局上月舉行了第2次「全政府動員」級別演練,約9成半政策局或部門能於收到公務員事務局通知後兩小時內,通知所有指定人員名單上第一組別的輪值人員進入戒備狀態,其餘亦能於約兩個半小時內完成通知,較首次演練只有7成達標有非常明顯的進步。考慮與關愛隊合作 暫不設「義工假」  另外,楊太回應指,當局一定會考慮與18區地區關愛隊合作,局方已向各個部門的義工隊傳遞關愛隊的相關資訊,包括聯絡方法等,但暫不考慮設公務員「義工假」,相信公務員「要有些犧牲」。  楊太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當局總結去年9月因超強颱風「蘇拉」

2024-05-21 00:00:00

家駒墳墓被毀兩青年今提堂

本港著名樂隊Beyond已故主音歌手黃家駒的墳墓前日遭人大肆破壞,事件令香港以至海外華人社會震驚,兩名涉案被捕男子已被落案起訴一項刑事毀壞罪,案件今日提堂。《星島》記者昨在墳場所見,家駒的墓碑仍蓋上白布,中外歌迷紛紛放下鮮花致意,當中有深圳歌迷對家駒墓碑被毀感到痛心及難以置信,亦有從澳洲返港的青年指自幼受Beyond影響而追尋音樂夢,不解為何會有人傷害「偉大嘅音樂人」。  記者昨晨前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可見Beyond已故主音歌手黃家駒的墳墓仍被蓋上白布,一名男子冒雨在墳前躹躬,並將鮮花擺放於白布上。這名來自深圳的歌迷郝先生表示,昨晨專程駕車前來,帶備了鮮花及家駒生前喜好的可樂向家駒拜祭

2024-05-21 00:00:00

過路捱撞捲貨車底 老婦拖行10米喪命

旺角鬧市發生奪命車禍,一名老婦昨午橫過馬路時遭貨車撞倒捲入車底,被拖行約10米後受困車底及昏迷,消防處災難應變救援隊到場協助搶救,逾半小時後將老婦救出,惜送院搶救不果。  昨午4時48分,一輛24噸貨車沿旺角洗衣街行駛至山東街交界交通燈附近位置,撞倒正在橫過馬路的83歲老婦鄺麗珍,她被捲入車底後再被拖行約10米,浴血重創,奄奄一息。  救援人員接報趕到現場,包括消防處災難應變救援隊,人員動用工具花逾半個小時將被困車底的老婦救出,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搶救,但證實不治。  現場遺下老婦的運動鞋,以及大攤血跡和6至7米長的血路,老婦一名女兒接報到場,情緒激動,需要警員攙扶陪伴老婦送院。54歲

2024-05-21 00:00:00

全港反黑工拘10男女 揭3外傭趁假日「秘撈」

入境處展開大型打擊「黑工」行動,行動中拘捕10人,被捕的7名懷疑非法勞工主要於餐廳工作,當中3人任職家庭傭工,涉嫌在假日「秘撈」賺外快,亦有3名曾當外傭的逾期逗留人士,另有3名涉嫌聘請非法勞工的僱主被捕。  入境處在全港各區展開代號「劍魚行動」的反非法勞工行動,一舉拘捕10人,7人是懷疑非法勞工,主要為印尼或菲律賓籍人士,包括1男6女,年齡介乎24至49歲,其中3人為外籍家庭傭工,另有3名曾當外傭的逾期逗留人士,大約留港1個月至1年半,在合約完結後一直留港,沒有續簽證,另亦有1名持「行街紙」人士。其餘3名被捕男子為懷疑聘用非法勞工的僱主,均為香港居民,年齡介乎37至58歲。多從事餐廳搬運

2024-05-21 00:00:00

曹貴子不斷被追數 第三度遭債主入稟

「股壇醫生」康宏環球前執行董事曹貴子繼上周二遭債主入稟追討8200萬元欠款後,昨第三度遭2名債主入稟高等法院,追討2筆貸款,連本帶利合共逾1.46億元。曹貴子連同之前兩宗欠款,即合共被追討3.25億元債項。合共被追討3.25億元  2案原告分別為吳廷浩及陳志鋒;被告均為曹貴子。入稟狀指,曹貴子前年8月3日及翌月16日先後與2名原告簽訂協議,貸款各5000萬元,曹貴子最終逾期不還,上月22日2名原告去信要求還款不果,截至本月10日,2筆貸款連本帶利各欠7492萬元及7183萬元,原告遂入稟追討。  曹貴子去年初向一名男子凌偉開借貸8200萬港元,年利率24%,原訂今年初償還,惟拖欠至今,日前

2024-05-21 00:00:00

環境局倡重大電壓驟降設罰則

電力穩定是都巿發展命脈,惟中電在今年首4個月已發生5宗電力事故。根據環境局及機電署提交立法會文件,鑑於中電近期頻繁出現電壓驟降事故,及有意見認為中電應承擔相關責任,港府已與中電會晤,提出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立懲罰方案,並納入現行《管制計劃協議》中的懲罰機制。惟按目前規定,修改《協議》需獲港府及電力公司雙方同意;當局透露目前中電仍在考慮有關建議。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將在下周一開會,文件透露港府已收到中電提交的調查報告。就4月6日屯門龍鼓灘的發電廠的輸電系統電壓驟降,引發全港錄得逾百宗被困升降機報告,中電解釋相信事故由雷擊引起,會加強相關發電和輸電設備抵禦雷擊的能力,包括為避雷系統和相

2024-05-21 00:00:00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孔繁毅:死亡率較流感高

病毒威脅日增。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昨日預警,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個案正不斷上升,參照過往經驗,恐在7至9月步入感染高峰。60歲以上及長期病患者高危  孔提醒,研究顯示RSV威脅較流感更大,每10名患者中有1人在感染後60日內死亡,死亡率高達11.9%,較流感的8.8%更高;且更易引起併發症,令患者需使用氧氣治療及呼吸機。藥劑師學會亦呼籲,政府應盡快將RSV疫苗納入免費接種計劃。  然而RSV病徵與流感相若。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網頁,RSV在全年均流行,潛伏期約1至10日,患者會有發燒、流鼻水、咳嗽及頭痛等症狀,間中會引起中耳炎。孔繁毅指,60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系

2024-05-21 00:00:00

黎智英直認反中求美國中情局干預港事務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進行第79日審訊。控方在庭上播放黎智英的訪談節目片段,黎提到《蘋果日報》是「反共」的反對派報紙。黎指他最初抗拒本土派,但經過整個反修例示威以後,對本土派越來越同情,而香港人要團結及鬥爭,提倡和勇不分。黎亦支持反對派在立法會選舉贏得過半議席後癱瘓立法會,強逼罷免行政長官。辯方要求今日傳召社交媒體專家證人、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鄒錦沛出庭接受盤問。  控方首先在庭上播放2020年5月11日、YouTube頻道「Yahoo TV 一起看」的台灣直播節目《鄉民來衝康》,節目主持尹乃菁及趙少康以電話連線的形式與黎智英進行視訊訪問。

2024-05-21 00:00:00

案件開審後 辯方才要求警方證人提供探訪詳情

香港國安處偵緝警署警長黎國勇在控方覆問下,稱自己依上級指示在2021年11月到收押所向《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派發判詞,他其後與張聊起「獄中日常」,這是人性化處理及評估張在獄中有否不好的事情發生。黎國勇作供完畢後,辯方表明毋須傳召其他警察證人作盤問;辯方亦透露在控方舉證完畢後,將作出中段陳詞,要求法庭裁定表證不成立,預計將於6月底進行口頭陳詞。黎國勇:向張派判詞是警務工作  控方昨覆問黎國勇時,提到他在2021年11月11日到收押所探望張,並轉交張申請保釋被拒的判詞,而黎國勇在其記事冊中寫明「SD」、即「特別職務」。黎國勇解釋只是一個普通用詞,不止限於國安處,其他部門亦可使用此用詞,不涉

2024-05-21 00:00:00

工業新機遇 循環經濟有錢途

在可持續發展的普世價值下,循環經濟漸受重視。近年港府亦多次提及發展循環經濟,有智庫指,面對全球資源有限,循環經濟可望透過再用資源、研發耐用產品,並從產品設計起善用資源,達致減少廢物,過程中亦能創造新職位,並看好循環經濟可望推動本港工業走向高端及高增值的發展方向。對研發過程中需耗用大量資金,有環保團體指近年盛行的綠色貸款等金融產品,有助業界轉型。有奢侈品包裝商亦指,未來發展大勢是延長包裝物料的耐用性,達致重複使用的可持續目標。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般指減少、重用,並回收產品和物料,以減少廢物,有別於傳統鼓勵消耗資源,強調開採、製造、消費及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

2024-05-21 00:00:00

民間自發搞回收義賣 盼可持續發展社區播種

近年民間亦自發舉辦多項循環經濟活動,較常見是家具回收及舊書回收義賣,盼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於社區播種。  二手家具專門店「執到寶」過去10年回收包括梳化、梳妝枱、書枱、床架及床褥等家具,負責人Katy指,現時每月回收近200件家具及辦公室設施,但市民棄置量極大,不少家具未及回收被當垃圾,十分可惜。她稱,將家具翻新後以平價出售,能讓有需要人士受惠,亦讓家具獲得第二生命,減少堆填。另外,大企業更換辦公室設施,往往衍生電腦椅、儲物櫃及電腦顯示屏的處置問題,近年有環保公司與上市公司及企業合作,協助將被更換但仍運作良好的辦公室設施,轉贈中小學及慈善團體,或提供已修復的二手家具,供上市公司旗下物業的租戶

2024-05-21 00:00:00

紡織業引入循環再生物料 院校時裝課灌輸源頭減廢概念

時裝紡織業常被指對環境不友善,因製作過程中衍生污染,業界近年亦積極轉型採用循環再生材料,有大專院校新辦碩士課程,為學員灌輸從設計階段已減少廢物的概念,讓行業可持續發展,攜手減碳。  過去製造成衣會出現嚴重污染問題,如漂染耗費大量水,加工及染整釋出有毒化學物。時裝業人士指,本港時裝及紡織業一直屬世界前列,業界近年亦重視由上游原物料、中游紡紗與織布、下游染整與製成品的過程中進行「綠色改造」,並引入循環再用物料,但更重要是業界具備可持續發展的遠見。  今年9月,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舉辦首屆「可持續時裝及創新文學碩士」課程,課程主管范迪指,時裝界對大自然帶來極大破壞,如染色過程污染空氣及河流,盼

2024-05-21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