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就职「独味」浓 国台办轰释危险信号

民进党主席赖清德昨日宣誓就任台湾领导人,并发表比前任蔡英文更「独」的就职演说。他虽然表示维持现状,但7次称大陆为「中国」,表明「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也是国家名称」,又指「中国」是全球和平最大挑战,「并吞台湾的企图不会消失」,呼吁「强化国防力量」。大陆国台办批评赖清德的演说「大肆宣扬分裂谬论」,释放了「谋『独』挑衅」的危险信号,大陆对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姑息。  被大陆称为「独独配」的赖清德和萧美琴昨晨9点在台北宣誓就职,并在「总统府」送别前任蔡英文。赖清德发表约5000字的就职演说,瞩目的两岸部分遣词用字均较2016年蔡英文首次上任及2020年连任时的演说

2024-05-21 00:00:00

演说与和平为敌 学者:两岸关系难乐观

对于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北京学者周志怀形容为「台独自白书」,「和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相比,这是一个最台独的演说」,两岸关系没有乐观的理由。上海学者吴心伯也对本报表示,「赖清德的讲话毫不掩饰其『台独』的本质」。不过也有台湾学者指,大陆对这篇讲稿的「独」性,也是意料之内,北京对台将继续软硬兼施,风险依然可控。台媒:开放观光交流恐落空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对本报分析,赖清德的演说多次提到台湾是一个「国家」,所谓的「中华民国」只是点缀。尽管他抛出重启双边观光旅游等似乎可以改善两岸关系的动作,但这种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属于「低政治领域」,而两岸的风险在「高政治领域」。他相信,赖执政后

2024-05-21 00:00:00

平机会「发功」助大学迎新戒不雅

近年本港大专院校迎新营屡生事端,甚至发生涉嫌性骚扰事件。新任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林美秀表示,平机会上月已去信21间大专院校,呼吁校方要求学生,特别是迎新营的主办方,要接受防止性骚扰的培训。她又对有大学在新学年提出指引,要求举办迎新营等活动内容需预先呈交审批感鼓舞,平机会正积极推动移风易俗的过程,持续为大专院校学生和教职员举办有关防止性骚扰的面授课程,在今年首季已有约1200名学生及教职员参加。  平机会主席林美秀昨在立法会会议上表示,平机会在2019年发表《打破沉默》报告,向包括港大、中大、科大、岭大等在内的9间大学,提出16项有关防止出现校园性骚扰的建议,大部分建议均获大学采纳或将落实。 

2024-05-21 00:00:00

「恶劣天气开市」料如期推行 设6个月过渡期

原本预期将于今年7月实施「恶劣天气开市」的安排传有变,有报道指为给予业界充足时间准备及为免风季实施时生乱,新安排或推迟至今年底或明年初才正式实施。不过,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昨日否认时间表有变,并指不存在延迟实施问题。有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打风开市」好大机会如期推行,但会设6个月过渡期分阶段推出,最迟明年初全面推行。今年中将公布实施细节  消息人士向本报表示,港交所最快于下月公布恶劣天气开市的谘询结果,如期推行「恶劣天气开市」安排机会极大,惟设6个月过渡期,让能配合打风开市的机构先行落实安排,期间仍未能做到打风开市的机构则要通知客户,最迟明年初全面推行。消息指,其实现时只有少数中小型

2024-05-21 00:00:00

港铁26站装水浸感应器预警抗洪

台风季节将至,为应对恶劣天气,港铁昨公布最新应对措施,包括在26个车站、共42个出入口加装水浸感应器,以通知职员及时安装防洪板。至于去年遭遇洪灾的黄大仙站,亦将于B3出入口加设自动防洪板,料今年第3季投入服务。另在9号风球下,在露天段行驶中的列车将尽可能在安全情况下行驶至原定终点站,或停靠在接连商场的车站,比如东铁线的沙田站,或屯马线的元朗站等,以便有较大空间照顾滞留乘客。  夏季未至,暴雨先行。将军澳一带早于本月初已出现大水浸,天文台亦预告本周将反覆出现大骤雨及狂风雷暴。为应对日渐频繁的极端天气,公共交通需做好万全准备。港铁公司机场铁路总管吕干贻向《星岛》指,港铁已吸取过往遭遇黑雨及台风

2024-05-21 00:00:00

杨何蓓茵:「全政府动员」约2小时完成通知

前年《施政报告》公布政府优化动员机制,增设「全政府动员」级别,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昨表示,当局上月举行了第2次「全政府动员」级别演练,约9成半政策局或部门能于收到公务员事务局通知后两小时内,通知所有指定人员名单上第一组别的轮值人员进入戒备状态,其馀亦能于约两个半小时内完成通知,较首次演练只有7成达标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考虑与关爱队合作 暂不设「义工假」  另外,杨太回应指,当局一定会考虑与18区地区关爱队合作,局方已向各个部门的义工队传递关爱队的相关资讯,包括联络方法等,但暂不考虑设公务员「义工假」,相信公务员「要有些牺牲」。  杨太在立法会会议上表示,当局总结去年9月因超强台风「苏拉」

2024-05-21 00:00:00

家驹坟墓被毁两青年今提堂

本港著名乐队Beyond已故主音歌手黄家驹的坟墓前日遭人大肆破坏,事件令香港以至海外华人社会震惊,两名涉案被捕男子已被落案起诉一项刑事毁坏罪,案件今日提堂。《星岛》记者昨在坟场所见,家驹的墓碑仍盖上白布,中外歌迷纷纷放下鲜花致意,当中有深圳歌迷对家驹墓碑被毁感到痛心及难以置信,亦有从澳洲返港的青年指自幼受Beyond影响而追寻音乐梦,不解为何会有人伤害「伟大嘅音乐人」。  记者昨晨前往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可见Beyond已故主音歌手黄家驹的坟墓仍被盖上白布,一名男子冒雨在坟前躹躬,并将鲜花摆放于白布上。这名来自深圳的歌迷郝先生表示,昨晨专程驾车前来,带备了鲜花及家驹生前喜好的可乐向家驹拜祭

2024-05-21 00:00:00

过路捱撞卷货车底 老妇拖行10米丧命

旺角闹市发生夺命车祸,一名老妇昨午横过马路时遭货车撞倒卷入车底,被拖行约10米后受困车底及昏迷,消防处灾难应变救援队到场协助抢救,逾半小时后将老妇救出,惜送院抢救不果。  昨午4时48分,一辆24吨货车沿旺角洗衣街行驶至山东街交界交通灯附近位置,撞倒正在横过马路的83岁老妇邝丽珍,她被卷入车底后再被拖行约10米,浴血重创,奄奄一息。  救援人员接报赶到现场,包括消防处灾难应变救援队,人员动用工具花逾半个小时将被困车底的老妇救出,由救护车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抢救,但证实不治。  现场遗下老妇的运动鞋,以及大摊血迹和6至7米长的血路,老妇一名女儿接报到场,情绪激动,需要警员搀扶陪伴老妇送院。54岁

2024-05-21 00:00:00

全港反黑工拘10男女 揭3外佣趁假日「秘捞」

入境处展开大型打击「黑工」行动,行动中拘捕10人,被捕的7名怀疑非法劳工主要于餐厅工作,当中3人任职家庭佣工,涉嫌在假日「秘捞」赚外快,亦有3名曾当外佣的逾期逗留人士,另有3名涉嫌聘请非法劳工的雇主被捕。  入境处在全港各区展开代号「剑鱼行动」的反非法劳工行动,一举拘捕10人,7人是怀疑非法劳工,主要为印尼或菲律宾籍人士,包括1男6女,年龄介乎24至49岁,其中3人为外籍家庭佣工,另有3名曾当外佣的逾期逗留人士,大约留港1个月至1年半,在合约完结后一直留港,没有续签证,另亦有1名持「行街纸」人士。其馀3名被捕男子为怀疑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均为香港居民,年龄介乎37至58岁。多从事餐厅搬运

2024-05-21 00:00:00

曹贵子不断被追数 第三度遭债主入禀

「股坛医生」康宏环球前执行董事曹贵子继上周二遭债主入禀追讨8200万元欠款后,昨第三度遭2名债主入禀高等法院,追讨2笔贷款,连本带利合共逾1.46亿元。曹贵子连同之前两宗欠款,即合共被追讨3.25亿元债项。合共被追讨3.25亿元  2案原告分别为吴廷浩及陈志锋;被告均为曹贵子。入禀状指,曹贵子前年8月3日及翌月16日先后与2名原告签订协议,贷款各5000万元,曹贵子最终逾期不还,上月22日2名原告去信要求还款不果,截至本月10日,2笔贷款连本带利各欠7492万元及7183万元,原告遂入禀追讨。  曹贵子去年初向一名男子凌伟开借贷8200万港元,年利率24%,原订今年初偿还,惟拖欠至今,日前

2024-05-21 00:00:00

环境局倡重大电压骤降设罚则

电力稳定是都巿发展命脉,惟中电在今年首4个月已发生5宗电力事故。根据环境局及机电署提交立法会文件,鉴于中电近期频繁出现电压骤降事故,及有意见认为中电应承担相关责任,港府已与中电会晤,提出就「重大电压骤降事故」设立惩罚方案,并纳入现行《管制计划协议》中的惩罚机制。惟按目前规定,修改《协议》需获港府及电力公司双方同意;当局透露目前中电仍在考虑有关建议。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将在下周一开会,文件透露港府已收到中电提交的调查报告。就4月6日屯门龙鼓滩的发电厂的输电系统电压骤降,引发全港录得逾百宗被困升降机报告,中电解释相信事故由雷击引起,会加强相关发电和输电设备抵御雷击的能力,包括为避雷系统和相

2024-05-21 00:00:00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孔繁毅:死亡率较流感高

病毒威胁日增。港大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孔繁毅昨日预警,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个案正不断上升,参照过往经验,恐在7至9月步入感染高峰。60岁以上及长期病患者高危  孔提醒,研究显示RSV威胁较流感更大,每10名患者中有1人在感染后60日内死亡,死亡率高达11.9%,较流感的8.8%更高;且更易引起并发症,令患者需使用氧气治疗及呼吸机。药剂师学会亦呼吁,政府应尽快将RSV疫苗纳入免费接种计划。  然而RSV病徵与流感相若。根据衞生防护中心网页,RSV在全年均流行,潜伏期约1至10日,患者会有发烧、流鼻水、咳嗽及头痛等症状,间中会引起中耳炎。孔繁毅指,60岁以上长者、长期病患者、免疫系

2024-05-21 00:00:00

黎智英直认反中求美国中情局干预港事务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与《苹果日报》三间相关公司涉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昨进行第79日审讯。控方在庭上播放黎智英的访谈节目片段,黎提到《苹果日报》是「反共」的反对派报纸。黎指他最初抗拒本土派,但经过整个反修例示威以后,对本土派越来越同情,而香港人要团结及斗争,提倡和勇不分。黎亦支持反对派在立法会选举赢得过半议席后瘫痪立法会,强逼罢免行政长官。辩方要求今日传召社交媒体专家证人、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邹锦沛出庭接受盘问。  控方首先在庭上播放2020年5月11日、YouTube频道「Yahoo TV 一起看」的台湾直播节目《乡民来冲康》,节目主持尹乃菁及赵少康以电话连线的形式与黎智英进行视讯访问。

2024-05-21 00:00:00

案件开审后 辩方才要求警方证人提供探访详情

香港国安处侦缉警署警长黎国勇在控方覆问下,称自己依上级指示在2021年11月到收押所向《壹传媒》前行政总裁张剑虹派发判词,他其后与张聊起「狱中日常」,这是人性化处理及评估张在狱中有否不好的事情发生。黎国勇作供完毕后,辩方表明毋须传召其他警察证人作盘问;辩方亦透露在控方举证完毕后,将作出中段陈词,要求法庭裁定表证不成立,预计将于6月底进行口头陈词。黎国勇:向张派判词是警务工作  控方昨覆问黎国勇时,提到他在2021年11月11日到收押所探望张,并转交张申请保释被拒的判词,而黎国勇在其记事册中写明「SD」、即「特别职务」。黎国勇解释只是一个普通用词,不止限于国安处,其他部门亦可使用此用词,不涉

2024-05-21 00:00:00

工业新机遇 循环经济有钱途

在可持续发展的普世价值下,循环经济渐受重视。近年港府亦多次提及发展循环经济,有智库指,面对全球资源有限,循环经济可望透过再用资源、研发耐用产品,并从产品设计起善用资源,达致减少废物,过程中亦能创造新职位,并看好循环经济可望推动本港工业走向高端及高增值的发展方向。对研发过程中需耗用大量资金,有环保团体指近年盛行的绿色贷款等金融产品,有助业界转型。有奢侈品包装商亦指,未来发展大势是延长包装物料的耐用性,达致重复使用的可持续目标。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般指减少、重用,并回收产品和物料,以减少废物,有别于传统鼓励消耗资源,强调开采、制造、消费及丢弃的「线性经济」模式。

2024-05-21 00:00:00

民间自发搞回收义卖 盼可持续发展社区播种

近年民间亦自发举办多项循环经济活动,较常见是家具回收及旧书回收义卖,盼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于社区播种。  二手家具专门店「执到宝」过去10年回收包括梳化、梳妆枱、书枱、床架及床褥等家具,负责人Katy指,现时每月回收近200件家具及办公室设施,但市民弃置量极大,不少家具未及回收被当垃圾,十分可惜。她称,将家具翻新后以平价出售,能让有需要人士受惠,亦让家具获得第二生命,减少堆填。另外,大企业更换办公室设施,往往衍生电脑椅、储物柜及电脑显示屏的处置问题,近年有环保公司与上市公司及企业合作,协助将被更换但仍运作良好的办公室设施,转赠中小学及慈善团体,或提供已修复的二手家具,供上市公司旗下物业的租户

2024-05-21 00:00:00

纺织业引入循环再生物料 院校时装课灌输源头减废概念

时装纺织业常被指对环境不友善,因制作过程中衍生污染,业界近年亦积极转型采用循环再生材料,有大专院校新办硕士课程,为学员灌输从设计阶段已减少废物的概念,让行业可持续发展,携手减碳。  过去制造成衣会出现严重污染问题,如漂染耗费大量水,加工及染整释出有毒化学物。时装业人士指,本港时装及纺织业一直属世界前列,业界近年亦重视由上游原物料、中游纺纱与织布、下游染整与制成品的过程中进行「绿色改造」,并引入循环再用物料,但更重要是业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远见。  今年9月,理工大学时装及纺织学院举办首届「可持续时装及创新文学硕士」课程,课程主管范迪指,时装界对大自然带来极大破坏,如染色过程污染空气及河流,盼

2024-05-21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