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上調非本地生大學學費
2025-01-08 00:00立法會一個小組委員會昨討論本港教育未來規劃,會上有議員關注,非本地生學費是否有調整空間。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回應表示,希望學費水平能維持競爭力,擔心學費過高會削弱境外學生來港升學的意欲;亦有議員提到部分家長擔心高才子女佔用本地學額,質疑目前將高才子女界定為本地生的標準過於寬鬆。施俊輝指,當局正通盤考慮不同的方案,並檢視專上院校在錄取學生時所採用的本地學生定義。
今年起資助大學的本地本科生學費增至4.45萬元,至於非本地生的學費,本學年起調整至約14萬至18萬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在昨日會議上,討論本港未來的教育發展規劃,民建聯議員顏汶羽關注,非本地生學費是否有調整空間,新民黨議員容海恩亦認同,又認為高才子女入讀資助大學的學費亦要相應調整。
倡重新界定高才子女身份
容海恩又質疑,目前將高才子女界定為本地生的標準過於寬鬆。她稱,高才子女若未滿18歲,以受養人身份在港升學時能取得「本地學生」身份入讀大學,可以非本地生三分一的學費入讀,其他本地生則需在港居住滿7年,這難免讓人覺得「待遇似乎有所不同」。她認為,高才子女的身份應重新界定為非本地生,或設立一個新的學費類別,從而既可以增加稅收、學校收入,又能保留本地生的學額,確保公平性。她續指,政府目前需要統計數據,了解高才子女在傳統學校或國際學校的入學人數,以便制訂相關人口政策,同時確保高才子女在香港的融入情況。
施俊輝回應指,提高非本地生學費可以增加大學收入,但當局希望學費水平「維持到競爭力」。他稱,本港大學非本地生的學費,與日本東京及新加坡等鄰近競爭對手相若,若學費過高,或會削弱境外學生來港升學的意欲。至於高才子女的本地生,施俊輝表示,學生以受養人身份來港,即代表「在教育層面上的對待,等同於一個本地學生」,當局亦正通盤考慮不同的方案,並檢視專上院校錄取學生時採用的本地生定義。
「本港不但是靠學費競爭」
容海恩在會後回覆本報時表示,高才子女的家庭收入普遍較高,建議可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家庭收入,評估對學費的承受能力,再決定上調的費用。顏汶羽在會後向本報補充,「維持競爭力不但是靠學費」,本港有質量優勢,作為「一國兩制」的城市,除了與國際接軌方面具有優勢,同時也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加上作為國際教育樞紐,擁有多間世界百強大學,同樣能夠吸引海外學生來港升學。他建議當局加大在海外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非本地生來港升學。
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則認為,上調非本地生學費的決定應考慮學科的吸引力。他指出,若某些學科成本高且需求旺盛,或可在這些學科上適度調整學費,但強調不是「一刀切」提高學費。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