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盼為病患生命帶來改變
2024-12-27 00:00175年歷史的製藥巨頭輝瑞(Pfizer),新冠疫情期間與本港政府緊密合作,在疫情高峰期迅速引入口服抗病毒藥物,助市民抗疫。實際上,輝瑞已進軍香港68年,多年來貫徹「以人為本」的使命,與本港多個病人組織攜手推出藥物支援計劃,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並定期舉辦患者焦點周,聆聽病者的心聲。該公司期望,未來繼續與持份者緊密合作,持續創新,為病患的生命帶來改變。
作為全球知名製藥、生物技術公司,輝瑞的歷史可追溯至1849年,起源於製造檸檬酸等化學品,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出可大量製造的抗生素青霉素,及後持續發展、擴張,近年更收購癌症藥物公司Seagen以及惠氏藥廠,擴大產品線,如今的輝瑞已經成為擁有175年歷史的行業巨擘。
新冠藥物優先配給香港
與此同時,團隊與衞生署協商,約20天便完成藥物註冊,由註冊獲批到第一批藥物到港僅用了13天。該公司免疫及炎症、腫瘤科業務負責人兼營運負責人陳敏剛(Nicholas)說,當時同事半夜到機場接收貨物,確保貨物入倉,再由醫管局分派,「很多人促成這件事,打破了所有紀錄,快速把藥物送到病人手上。」
除了在公共健康危機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藥廠,輝瑞也重視患者的需求。「公平」是該公司其中一項核心價值,希望不同階層的人,都有平等機會獲得所需的治療,這一理念貫穿了輝瑞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團隊與多個本地病人服務組織合作,推出「藥物支援計劃」,涵蓋多種長期疾病及癌症,希望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推藥物支援計劃減病人負擔
Nicholas提到,去年得知有病人急需一款藥物,該藥物雖已在港註冊,但非用於相關用途,團隊於是與全球總部協商,並準備各項文件,前後花了3個月時間,終趕及在病者「斷藥」前供應到港,「雖然動用很多人力物力,即使只有一兩位病人,都希望能幫就幫。」
部分人或認為,藥廠只是牟取暴利的商業機構,Nicholas坦言,入行前曾有類似的誤解,但隨時代轉變,他認為更多時候,藥業只想着如何幫助病患,「我們真心想幫助病人,不論病人多與少。」他舉例,輝瑞研發用於治療斑禿(俗稱「鬼剃頭」)的藥物,從生意角度而言受眾有限,但團隊也特意引入香港,盼病人受惠。
實際上,輝瑞每年均舉辦患者焦點周,走入社區,邀請不同疾病領域的病人組織和患者分享,同時亦參加其他機構主辦的研討會,聆聽病人的心聲和訴求。Gloria曾參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論壇,接觸當地的斑禿患者,「單看外觀以為是癌症患者,全部剃光頭,有人哭着說不敢外出,亦有人被欺凌,患病的影響不止病情本身,還有很多其他面向。」
Nicholas深感認同,難忘有脊髓肌肉萎縮症(SMA)患者,於患者焦點周談及希望坐在巴士上層座位看風景,「有些事我們認為很尋常,對病人而言是個願望。」他還記得,在出產第一代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變藥物時,團隊為一位碩士生提供藥物,「見證他由卧床到好轉,最後離開人世,他的親人卻感謝我們,讓他能夠完成修畢課程的夢想。」
聆聽病者心聲 推動藥物研發
Gloria說,親身接觸病人,能令團隊更設身處地思考,「在藥物研發的階段,已要帶入病者的聲音,知道他們心中的理想治療,而非研究完才試。」她提到,公司內部近期開發血友病的治療,其中一位研發部的同僚是血友病患者,「他談到如何看待有關研發,助團隊更了解病人的期望。」
今年10月,輝瑞首度舉辦了「共『健』未來」研討會,超過60位本地病人組織代表、學者、醫護界人士及持份者參與其中,前者探討患者和照顧者的訴求,後三者則在精神健康、老年化和社區支援上多着墨。Gloria說,對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的講解印象深刻,「癌症患者越見年輕,加上科技進步,患者存活期延長,當癌症變成長期病,照顧上大有不同。」
Nicholas提到,在各研討會中,不少組織關注病人因病情自我封閉,鼓勵他們以更正向的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活得更精彩,「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配合做更多,特別在公眾教育上,與更多非政府組織合作,提升大眾的關注和認知。」
對於公眾,輝瑞也期望能推廣「預防勝治療」的觀念,尤其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該病毒在港常見且具傳染性,有機會導致嬰兒以及長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目前有關疾病未有特效藥。輝瑞7月起在本港供應適用於長者及嬰兒(於孕婦懷孕期間接種)的二價疫苗RSVpreF(二價RSV融合前F蛋白),Nicholas說,港人對RSV的關注度較低,日後將增加有關教育工作。
參考今年輝瑞在「2024美國臨床腫瘤會」(ASCO)年會公布,旗下第三代ALK標靶藥臨床三期試驗,延長無惡化存活期逾5年。當人類技術再突破,或許將來,癌症不再是絕症。Nicholas強調,由過去的「同創健康未來」,到如今的「持續創新為病患的生命帶來改變」,輝瑞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使命,將繼續與其他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持續創新,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援、教育及資源。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