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引入人才應着重國際視野和能力

2024-09-01 00:00

  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見圖)表示,本港前年起推出「高才通」計劃,成效令人鼓舞,估算每年可為香港帶來約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他澄清,有網上流言指開空殼公司能續簽「高才通」是假話,重申審核準則很嚴格,不可能蒙混過關。對於已來港人才有9成半來自內地,他認為大家不應局限於人才的國籍身份,而是着眼其國際視野及能力。

孫玉菡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一直是受國際人才歡迎的地方,相信日後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特別是吸引創科和教育領域人才。前年起推出的「高才通」計劃,成效令人鼓舞,政府會檢視措施及進行優化,更好地配合三中全會的《決定》,讓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開空殼公司能續簽「高才通」是假話

明年初會有首批「高才通」人才續簽,孫玉菡指,留意到網上有不盡不實的訊息,包括當保險經紀甚或開空殼公司的所謂「高才通續簽攻略」,籲外界不要輕信,指入境處「睇得好緊」,人才必須有實質工作或自己創業,及顯示有實質效益業務,如有人成立空殼公司,甚至可能觸犯法律。

至於「高才通」獲批人才至今有95%來自內地,有聲音質疑不夠國際化,孫玉菡指,當局引入人才不是看國籍而是看能力,舉例指「高才通」 C類是工作經驗較少的年輕人,即使當中相當多人來自內地,但在美國頂尖大學畢業的國際高端人才佔比最多。

他重申,當局並無針對引入華裔和「海歸」人士,人才辦未來的工作重點,是到歐洲及東南亞物色人才,首站會到馬來西亞。

現時香港勞動市場面臨人口老化挑戰,孫玉菡提到,本港失業率頗長時間維持在3%水平,按世界標準基本上是全民就業,勞動市場偏緊張,不過,零售及飲食業界的失業情況有輕微上升。

當局亦已考慮很多方法吸引市民重投職場,包括推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鼓勵40歲或以上人士重投職場,計劃的吸引力超乎想像,短短1個半月已錄得1.5萬宗申請,當中533人已成功就業,約6成是女性。

輸入外勞方面,他指撇除建築業、運輸業及航空業3種由其他部門負責的計劃外,勞福局至上周四共批出2.1萬個申請,重申機制已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如就業市場不緊張,有多些本地人願意應徵,自然不用申請外勞。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