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精英的「後盾」容醫生

2024-08-12 00:00

容樹恒多年來以義務醫生身份,為港隊運動員提供醫療支援。
容樹恒多年來以義務醫生身份,為港隊運動員提供醫療支援。

「多謝容醫生!」近日巴黎奧運,多位香港運動員在訪問中,感謝中大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的付出。多年來,他以義務醫生的身份,為港隊運動員提供醫療支援,並在中大創辦運動醫學碩士課程培養人才。他坦言,本港運動醫學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建議政府大力推動「醫體融合」理念,將運動元素融入醫療架構,建立完善的運動醫學支援體系,為本港體育專業化注入新動力。
「近期很多傳媒朋友希望我分享運動員的故事。」坐下沒多久,容樹恒露出一絲為難的笑容,談及堅守的「三不」原則——不談尚未出賽的選手、不講述運動員未曾公開的事,也不深入探討其病情,「多年來當然有很多故事,但當中牽涉私隱,作為醫生,我也有專業操守。」他坦言,經反覆斟酌後才決定接受專訪,除了上述原因,也為免被指「抽水」,「運動員身邊有許多提供支援的人,我只是其中一個幫助過他們的小角色。」

他說得雲淡風輕。事實上自2001年起,他便開始在香港體育學院擔任義務醫生,多次隨港隊出征全運會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要賽事。每逢出隊,他與團隊比運動員起得更早,忙於診療直至深夜,甚少有休息時間,返港後亦常抽出私人時間為運動員治療。
身兼多職 從未抱怨工作繁忙

這只是他的「義務工作」,容樹恒的正職是教授兼專科醫生,每周固定有三天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門診,另外兩天進行手術。此外,他還要到中大授課、出席學術會議,以及參與研究工作。儘管工作繁忙,他從未抱怨,「我很感恩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再累,從事臨床工作都是我的安樂窩。」

這份對醫學的熱愛,也讓他樂於傳授知識。在他的努力下,中文大學於2004年開設全港首個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課程,20年來培訓逾千名本地及外地的運動醫學人才。

見證歷年醫學發展,容樹恒說,香港的運動醫學處於亞洲和世界的領先地位,在人才培訓、醫學知識和技術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現。問題在於,該種領先未轉化為持續的發展動力。

「香港醫學架構上並沒有運動醫學的專科。」他特別提到,缺少法定認證機制,外界難客觀判斷從業員水平,使從業員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機會受限。過去數年,他受邀到台灣、泰國和澳門,擔任當地運動醫學專科醫生註冊考核的考官,親身感受到相關專科在其他地區的蓬勃發展。他再舉例,2008年北京奧運後,內地的中華醫學會增設運動醫學分會,與其他專科並駕齊驅,「京奧距今已16年,香港仍由民間自發推動運動醫學。」

另一隱憂是本港體育文化雖有緩步成長,卻反覆起伏,容樹恒慨歎,在奧運、亞運等大賽期間,市民熱情高漲,但數月後氣氛便冷卻,許多球隊和體育總會在資源緊絀下,難投放在醫療,「至今仍有球隊因資源限制,只能送傷員到急症室就診,再轉介輪候專科,而部分醫院的磁力共振檢查更需排期1年以上,實在不太理想。」

他提到,近年足總要求港超聯球隊須為球員購買醫療保險,幫補球員的醫療開支,屬一大躍進。然而,外地球隊做得更徹底和完善,如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的球隊,多數已聘請專職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隨隊,「考慮到當地資源和薪酬水平,香港相對較難聘全職醫療人員,但制度上連請兼職也有阻礙。」

容樹恒直言,「醫生要用自己的假期,放下工作隨隊服務,若任職公立醫院,更需面臨繁瑣的申報程序。」他提到,如總會提供機票住宿等,醫院或當局或以利益衝突為由不予批准,近年國際賽事越趨頻密,私家醫生也難多次請長假,人員安排上變得棘手。
倡政府出面協調 增人手彈性

反觀日本,當地足協與公私營醫療機構有合作協議,支持醫生為代表隊服務,有數十名醫生輪流兼職。他指,類似障礙也發生在物理治療師身上,「除了足球,其他體育總會同樣面對類似困境,非民間和學界可解決,必須由政府出面協調。」

在他看來,本港運動醫學發展仍大有可為,自東京奧運後,政府已意識運動專業化的重要性,「我認為可再大膽向前走。」他期望是次港隊取得佳績,能推動當局加大投放發展運動醫學,不僅為了運動員,也為普羅大眾的健康。

他多年來致力宣揚「Love sports, play smart」(愛運動、愛健康)的理念。自2008年起,其團隊通過「運動醫學在社區」計劃,舉辦數百場工作坊,培訓數千名市民「聰明地」運動,掌握正確的熱身、預防受傷和及時求醫之道。

「運動是良藥,能保障健康,降低醫療開支。」容樹恒說,雖是老生常談,然而昔日市民和醫生少有迴響,強調已有充分科學根據,證明適當運動有助健康。他詳細闡述「醫體融合」的概念,盼將運動元素滲透至現有醫療架構,「未來醫生看診時,除開藥和動刀,還有第三個選擇——開『運動處方』。」
盼參考內地 善用科技鼓勵運動

可惜的是,他過去多次向當局獻計卻未能如願,「祖國在『十四五』規劃已明確提出『體衞融合』,是國策所向。」去年他到訪內地多地,以嘉興市為例,當地已建立完整的檢測中心和中央數據管理系統,善用科技讓運動更添趣味,且持之以恆。已登記的市民於運動場所活動時,人臉識別系統能自動記錄各項數據,「可了解指定時段和區域內,有多少人在做運動,每人分別做了哪些運動等。」

容樹恒認為,香港難複製內地模式,但可參考當中「測、評、導、練」的理念,為市民提供測試和評估服務,經適當的指導和監察,定期檢討成效。過程中需要醫生、物理治療師、體適能訓練員等合作,「這正是產業化和專業化,可藉18區社區健康中心作切入點,惟須政府各部門支持。」

奧運落幕,意味新機遇的開始。容樹恒期望公眾在喜悅慶祝之餘,多關心香港的體育發展,例如運動員的福利、退役後的保障,以至運動醫學發展,「多些討論,希望能為政府提供好的意見,共同推動香港體育前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