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華人房顫腦出血致死率達40%

2024-07-22 00:00

中大醫學院日前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
中大醫學院日前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

心房顫動(房顫)患者因心跳不規則,易影響正常血液循環,令血液積聚在心臟形成血塊,有機會游走上腦導致腦血管阻塞。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日前完成全球首個「針對房顫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發現國際指引中常用的「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方案,與保守治療相比,未見可顯著改善患者腦出血後的康復情況。研究團隊指,新發現有助尋求更佳的治療策略,現時已有高質素研究數據顯示,針對性抗凝藥逆轉劑和及時的血壓控制,對治療急性腦出血有明顯療效。
團隊籲及早識別治療心律不正

房顫患者或因血塊上腦,引發心源性中風。中大團隊指,通過居家量血壓或智能手錶等預防措施,房顫患者可及早監測到心律不正問題,若及早服用第二代抗凝血藥,可望降低6至7成缺血性中風風險。不過,第二代凝血藥本身有0.1%機會使患者併發腦出血,也可致殘及死亡;單計香港便有2628名患者在服藥後出現腦出血。故過往醫生要憑經驗,決定採用保守治療控制血壓,抑或在腦出血後使用「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助患者補充凝血因子。

因應過往未有臨床實證比較兩種治療差別,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團隊便以人工智能影像演算法,分析232名曾服用第二代抗凝血藥,並出現腦出血的房顫患者數據,結果發現有44%人曾用「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惟僅31%人在治療後神經功能恢復良好,39%人更在腦出血後90天內死亡;反映治療在降低死亡率、減少血腫擴大效果等,未見較保守治療優勝。

團隊指,本港人口平均壽命高,房顫患者相對高齡,華人患者出現腦出血的死亡率高達40%,遠高於外國人的28%;華人致殘率亦達70%,同樣較外國人的50%至60%高。團隊倡巿民要及早識別心律不正問題,及時接受治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