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萬里內地交流行程增至13個

2024-06-20 00:00

近年政府持續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內地考察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
近年政府持續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內地考察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

《施政報告》提出持續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內地考察的機會,教育局昨向中學發通函,公布2024/25學年「同行萬里」中學生內地交流計劃,涵蓋13個行程,除了本學年現有的10個行程,下學年將新增3個行程。在13個行程中,12個行程涵蓋《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內容,部分日程包括參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南京總統府等。此外,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將於下學年在全港中一級推行,多個行程亦與新課程的內容相關。

教育局在通函指出,已委託機構於今年9月至明年8月籌辦13個廣東省以外的行程,為期4至5天,鼓勵中三至中六學生參與「同行萬里」內地交流計劃。當局表示,計劃旨在配合學校課程,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經歷,加深他們對國家歷史、文化、科技及經濟發展等各方面的認識,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參觀古代文明現代科技 

下學年新增的行程,包括鄭州、洛陽及西安歷史文化探索之旅,通過參觀清明上河園、包公祠、少林寺等,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文明及重要歷史人物事蹟等。另一新增行程為南京、蘇州文化遺產及創新科技探索之旅,學生可參觀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的科技企業、蘇州創想機器人科技館等,了解內地科技企業、創新科技的發展成就。至於山西世界文化遺產、能源及保育探索之旅,參觀景點包括平遙古城、雁門關古長城等,讓學生欣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從而提升文化自信。

在13個行程中,12個行程計劃皆與《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相關,例如在上海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探索之旅中,學生可參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或上海市銀行博物館,認識國家安全概念等。在南京歷史文化探索之旅中,學生將參觀靜海寺及南京總統府,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面貌等。
12個行程涵蓋國安教育

此外,多個行程亦與公民、經濟與社會科相關,取替原有的生活與社會科相關內容。例如在上海、寧波海上絲路及文化探索之旅中,本學年的部分行程與生活與社會科相關,涵蓋單元包括《規劃自我人生》及《中國國民的生活基礎部分》;在下學年,有關的內容將與公民、經濟與社會科課程的《自我理解與生活技能》單元相關。

費用方面,獲錄取的師生可獲教育局資助團費的70%,師生只需自行負責餘下的30%費用,實際所需繳付的費用介乎678至1551元,包括參訪活動、膳食、住宿、交通,以及基本的團體綜合旅遊保險等開支。

參加的學校須於行程出發12星期前(飛機線)或10星期前(高鐵線)預先取得家長的同意,並與承辦機構核實參加師生名單。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