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須調節心境 「做得幾多得幾多」

2024-06-17 00:00

佩虹成立「閃一點工作室」,利用繪本跟不同人合作。
佩虹成立「閃一點工作室」,利用繪本跟不同人合作。

佩虹分享,一直同意「人在情景中」的理論,而作為社工,必須平衡心理,才能全心全意對待個案,逐步令社會變好。

回想中學畢業選科,佩虹當時意向做幼稚園老師或社工,最終入讀理大社工學系,「兩科都有面試,最終社工選擇了我,但後來發現,工作都離不開兒童教育。」她指,一直同意「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的理論,意旨當一個人遇上困難,未必是其自身有問題,而是環境或者身邊的人導致,甚至受社會影響而形成。她舉例,一個人活在貧窮之中,居無定所,即使跟她無直接關係,但作為社會一分子,就可能有份導致,「我做社工或無助他們改善生活,但等同肩負了社會責任,嘗試令社會變好。」

然而,事事關心曾令初出茅廬的她用盡心力,「可能放工後都好擔心個案。」她指,由於工作要面對被虐打的小朋友,都會害怕孩童受傷害,想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保護小孩,甚至怪責自己未有及時留意到家長情緒不穩,「令自己好辛苦。」後來,佩虹明白,抱有熱誠地工作,同時要平衡心理,不然最終只會影響輔導服務的質素。她慶幸,自己領略到如何調節心境,現時服務仍是全心全意,希望與孩童和家長同行,「做得幾多得幾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