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量勝風力太陽能 「碳中和的必然選擇」
2024-06-12 00:00
他提到,核電技術近年越發成熟,中國就成功興建出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業核電站。他介紹指,不同於傳統壓水反應爐內部維持高壓狀態,遇到事故時或沸騰成高溫水蒸氣洩漏造成風險,新技術採用氦氣降溫,氦氣加熱至接近千度亦不會產生任何化學變化,安全性較高。
高溫氣冷技術 免福島事故重演
他續指,高溫氣冷堆採用燃料球而非傳統的燃料棒,以往燃料棒在高壓環境下無法完全取出,但新技術容許燃料球在危險情況下完全取出停止繼續反應,令核事故風險驟降;同時,燃料球由碳化矽(Silicon Carbide)包覆,能有效防止內部核燃料洩漏之餘,亦避免了像福島核事故中,由鋯合金包覆的燃料棒在極高溫情況下與水蒸汽產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氫氣,引致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的嚴重後果。
但他認為,福島核事故令核電在本港市民心中大打折扣,料現時如果發展新核電資源,社會難免出現不同意見,建議當局可加強有關核能和核安全的宣傳教育,改善市民對核電的形象。至於內地可供開發的新核電資源的地點,他指大亞灣仍有空間興建新機組,但由於用海水降溫會令海洋溫度上升,在大亞灣範圍內再加設機組將超出環境上限,因此只能進行數碼化、保養現有機組,或興建新一代機組後關閉現有機組;如要增設機組,可能要考慮廣東省其他地方。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