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者揭3行星極光結構

2024-05-27 00:00

港大地球科學系的研究,提出框架解釋在地球、木星和土星的極光的基本規律。
港大地球科學系的研究,提出框架解釋在地球、木星和土星的極光的基本規律。

早前太陽風暴為全球帶來「極光秀」,而在太陽系其他行星,一樣會出現極光,但學術界一直未能總結各行星極光的規律。香港大學3名太空物理學者聯同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提出框架解釋在地球、木星和土星的極光的基本規律,並首次描述3個行星的不同極光結構。成果將有助學者改善太空天氣預報,加深對各種行星太空環境的認識。

雖然地球、木星和土星均會出現極光,但由於3個行星的磁場強度、自轉速度、太陽風特性等相異,在過去數十年,學界一直未能解釋3個行星的極光形態差異,以及與行星自身特性的關連。港大地球科學系副教授張彬錚、堯中華和助理教授(研究)陳俊杰,聯同國際合作團隊,早前通過超級電腦進行三維磁流流體力學計算,並結合太陽風和行星自轉特性,定義新的「電位比物理參數」。
助改善太空天氣預報

參數作為影響極光結構的主要因素,讓團隊能提出框架,描述該3個行星上的不同極光結構,同時有助預測、監測和探索太陽系磁環境。相關論文已在國際學術論文《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發表,論文第一作者張彬錚表示,研究揭示太陽風與行星自轉間的複雜相互作用,除了有助提高學術界對太陽系極光的認識,更可將成果用於研究系外行星系統的極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