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曾學韞小學有意辦私小一「救校」

2024-03-20 00:00

有退休小學校長認為,青衣區內升小人數有限,學校要發掘生源有難度。
有退休小學校長認為,青衣區內升小人數有限,學校要發掘生源有難度。

適齡學童人口下跌,位於青衣的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獲派「0班」,面臨「殺校」危機。據悉,該校有意下學年以私立方式營辦小一,本報昨再向辦學團體查詢,辦團回覆時未有證實。有退休小學校長認為,辦學團體除了要有足夠資源,亦要有適當人選領導團隊和為家長建立信心,但坦言位於葵青和荃灣的小學都面對收生不足,發掘生源有難度。有青衣的小學校長表示,區內升小人口萎縮,在客觀環境因素難以控制下,同區小學只能「做好本業」,吸引家長為子女報讀。
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下稱趙小)須最遲在下周一提交發展方案,除了提早停辦,學校亦可申請與其他學校合併、特別視學或以私立方式營辦下學年的小一班級,有該校家長透露,得悉學校有意以私立方式營辦一年。本報昨向趙小署理校長陳偉文查詢,他表示,交由辦學團體統一回應,但透露新校長快將上任。仁濟醫院董事局昨回覆本報查詢時,僅稱會在限期前提交方案,未有回應是否選擇以私立方式營辦小一班級。
據悉新校長快將上任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認為,趙小所屬的66校網有不少「強勢」學校,加上校網升小人口減少,因而影響收生,「甚至教育局估計,同區的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遷校後,趙小收生仍難有起色,才決定派『0班』。」他認為,學校選擇私營小一為發展方案,相對其他方案容易,但仍有不少挑戰,「辦學團體不止要出錢,亦要找到合適人選帶領學校。可能學校需要一些『變奏』、噱頭,加強外界的信心。」

張勇邦認為,學校要「脫離津校思維,甚至要有些國際學校的風格,或者令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始能吸引家長,又建議辦學團體邀請具危機處理經驗的教育界人士為學校「把脈」,「找出一些可以立竿見影的改善方向,資源也可用得其所。」但他坦言,整個葵青區和鄰近的荃灣區學校,都面臨收生不足危機,「可能最接近要到深水埗,升小人口才會較多。」
葵青區發掘生源恐有難度

有與趙小同區的小學亦表示,區內正面臨升小人口下降衝擊。同屬66校網的荃灣商會小學,校長周劍豪坦言,「從一些幼小銜接活動和幼稚園校長的口中,都感受到升小人口逐漸減少」,他相信與出生率下降,加上區內人口老化有關。他稱,未來區內或有新住宅落成,但未必能補充升小人口,「若住宅是以小單位為主,其實遷入的居民未必有計劃生育。」

對於「高才通」等專才計劃帶來的生源,周劍豪表示以高小為主,「可為學校帶來『人氣』」,但教育局檢視小學能否繼續營辦,取決於小一收生人數,難支持小學「生存」。他稱,人口下跌是客觀環境因素,除了寄望政府有更多措施鼓勵生育,亦要靠學校「做好本業」,關心學生全人發展,「同時亦要有機會讓家長感受到這種氣氛,例如舉辦開放日等,並建立學校的口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