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央行誤判通脹源頭

2024-01-19 00:0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稱此次通脹的驅動因素是疫後及戰爭。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稱此次通脹的驅動因素是疫後及戰爭。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昨天在港大研討會上表示,疫後為應對全球通貨膨脹而進入高利率時代,是央行在診斷通貨膨脹的原因時產生誤判所致。他認為提高利率只會「適得其反」,令供給問題更難解決。

他續指,此次通脹的驅動因素是疫後及戰爭,令供應方面發生中斷,部分物品價格上升速度快於需求,影響全球投資及出口等。提高利率的政策只會將總需求壓低,但實際需求一直低於供應,故高利率政策未能對症下藥。他認為,持續的利率高企,會令財政空間有限的國家出現經濟硬陸,同時發展中國家有可能會出現債務危機,故料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至於市場憧憬減息,他表示,在利率高企的環境下,美聯儲或將於今年減息,不過並未有證據證明通脹率要堅持回落至2%,他並認為通脹率維持在3%的水平較好,同時目前通脹風險已不存在。

此外,據美國聯儲局最新公布地區經濟報告「褐皮書」顯示,過去數周雖然美國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基本不變,不過強勁的消費者支出或能抵消其他行業疲軟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
美通脹風險已不存在

報告指,大多數地區的消費都達到預期,當中包含紐約在內的3個地區消費超出預期,為節日假期帶來一些季節性的緩解。總體而言,大多數地區企業表示,對於未來增長持有積極態度。

報告又顯示,幾乎所有的地區的製造業活動均下降,大部分地區就業水平幾乎沒有變化,少數地區為適度至溫和增長,另外有2個地區報告其勞動力市場仍緊張,而幾乎所有地區都提到勞動力市場出現降溫的一個或多個跡象。
高盛:美經濟或軟陸

報告續指出,許多地區的企業均預計明年薪資壓力將得到緩解,薪資增長將進一步放慢。

另一邊廂,高盛行政總裁所羅門(David Solomon)認為,美國今年經濟有望避免出現大幅放緩,達致軟陸,但仍提醒通貨膨脹或比預期更棘手,尤其是在勞動力、食品及天然氣價格偏高,令通脹保持頑强。他又提及,通脹水平在工資增長的推動下持續高企,相信美國聯儲局今年會在通脹受控的情況下開始減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