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CPI跌0.3%連續3個月通縮

2024-01-13 00:00

內地12月CPI按年跌0.3%,連續3個月為負數,主要受「豬價」大跌拖累。
內地12月CPI按年跌0.3%,連續3個月為負數,主要受「豬價」大跌拖累。

內地連續第3個月通縮,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3%,連續3個月為負數,主要受「豬價」大幅下跌26.1%的拖累。不過,12月CPI跌幅已較預期的0.4%略少。至於內地的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連續15個月錄得負數,2023年12月按年跌2.7%,跌幅大於市場預期的2.6%。以2023年全年合計,CPI按年漲0.2%,PPI則按年跌0.3%。有分析指,CPI延續跌勢,反映市場需求仍然疲弱,料今年次季CPI才能有明顯好轉,PPI或待今年年中才會改善。

其他數據方面,人民銀行公布,2023年12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1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市場預期的1.35萬億元,按年則少增2401億元。去年1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按年多6169億元至1.94萬億元,仍少於市場預期的2.16萬億元。去年年底止廣義貨幣供應量(M2)則按年升9.7%,亦遜於預期的10.1%。
CPI走勢次季前難好轉

對於出現通縮數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12月受寒流天氣及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影響,CPI按年降幅收窄,若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則漲0.6%,漲幅保持穩定。受國際油價持續下行、部分工業品需求不足等影響,PPI亦按年下降。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周洪禮表示,CPI延續跌勢,反映內需仍然疲弱,目前勞動市場仍較低迷,薪金仍在減少,需要待這些指標有反彈時,居民的消費意願才會回升。他又表示,目前的貨幣政策仍有繼續寬鬆的空間,期望更多扶持就業市場及幫助企業轉型的政策出台,則CPI最快可以在今年第2度有明顯的好轉,惟首季CPI仍受季節性的變動因素牽制。大新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亦表示,人行有望在首季降息降準以支持經濟,而短期內食品價格仍受壓,非食品價格可望回穩,料今年整體通脹或能升至1%。
貸款及社融升幅遜預期

至於PPI的走勢,周洪禮預期能在今年年中會有好轉,而目前仍受到比較基數高的影響,加上油價變動大以及全球需求處於疲弱態勢,PPI仍然弱。溫嘉煒又指,PPI短期內仍反覆受壓,惟仍有低基數效應,今年或錄2%的收縮。

另一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昨天發布,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表示鼓勵銀行機構結合成長期科技型企業擴大生產需要,加大專案貸款投放,拓寬抵質押擔保範圍,加速發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同時對新創期科技型企業,則鼓勵在防控風險的基礎上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