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清盤個案德勤料今年續增

2024-01-15 00:00

中植集團的破產申請早前已被內地法院通過。
中植集團的破產申請早前已被內地法院通過。

中植集團的破產申請早前已被內地法院通過,而中國恒大(3333)在多次延期之後,將於本月29日迎來在本港的清盤聆訊,有機會成為另一宗震動市場的大型民企清盤事件。有「清盤王」之稱的德勤中國副主席黎嘉恩稱,無論內地或本港,今年或都會有更多大型企業面臨清盤。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則表示,目前尚未見到內房有明顯好轉,今年或會有更多房產投資比例較高中小型信託公司,出現類似中植的信用違約事件,而且中植背後涉及的不透明理財產品,規模難以測算,令人擔憂。
黎嘉恩稱,近年來接手來自內地企業的清盤案正在增加,今年增勢或持續,料今年會有更多在港上市的內地大型企業被清盤,因為香港法院不會允許企業債務重組未取得進展的情況下,將清盤一拖再拖,但整體清盤企業的數量將保持穩定。他指出,「骨牌效應」之下,不僅內地房地產,其他行業都會出現更多被清盤的企業。

近年來,已經有恒大等多家在港上市企業,收到了債權人提請的清盤訴訟,只有小部分真正走到清盤這一步,大部分是一拖再拖,傾向用債務重組的方式來解決。黎嘉恩稱,由於經濟仍然未恢復,目前要有很好的重組方案出爐並非易事,故許多內房的重組方案越拖越長,甚至將希望寄託在幾年之後市場好轉上,若恒大最終遭遇清盤,恐令正進行債務重組的內房感到灰心。
被清盤公司  將擴至各行業

中植曾是內地最大民營金融集團之一,由於大量底層資產投向了內地房地產,在內房進入下行周期後,中植旗下產品開始違約,直至去年爆雷後曾披露,已資不抵債約2200億元至2600億人民幣。

吳卓殷指出,中植事件的複雜之處,是除了所見的金額虧損外,其背後透過偽金交所等不會被嚴格監管的渠道售賣出去的理財產品,難以知道真實規模。他稱,若這些理財產品暴雷,或給企業投資者造成現金流壓力,若涉及房地產行業,可能會影響保交樓,亦會反映到銀行的壞帳之中。
更多中小型信託公司違約

不過,法國外貿銀行一份報告預計,中植破產後,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因為在行業內排名前15位的信託公司中,對房地產投資的風險敞口似乎是受控的,行業在需要時會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整合。吳卓殷亦指出,政府有足夠的金融資源,通過較大信託或國資拯救中植破產引發的風險,而之所以仍未見到明顯由政府主導的資金介入救中植,或是因為判斷事件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

他指出,當前內地樓市、股市都不景氣,居民收入增長亦不如從前,若理財產品又持續出現問題,疊加所致的「雪球效應」下,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仍會受到打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