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今年亞洲G3債發行量回升

2024-01-08 00:00

嚴守敬說,市場存在龐大的再融資需求,這成為亞洲區內G3債重拾增長的一大動力。
嚴守敬說,市場存在龐大的再融資需求,這成為亞洲區內G3債重拾增長的一大動力。

2023年高息持續打擊亞洲區(日本除外)G3貨幣(美元、歐羅及日圓)債券發行,年內發行量按年再跌近20%至1283.84億美元,較2021年高峰時大減3分2,且倒退至10前水平,其中大中華區G3債發行量縮減30%。踏入2024年,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債務資本市場主管嚴守敬相信,隨美息趨跌,將有更多企業重投市場發美元債,今年亞洲G3債發行量可望重拾增長,但礙於經濟增長仍乏力,故不會暴增,料增幅將介乎20%至25%。
另一邊廂,近年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卻大增。嚴守敬表示,去年離岸人民幣債發行量按年升近42%,至3643.78億元人民幣,創紀錄新高,除息口因素外,亦因國內投資者喜愛經債券通「南向通」買債息較吸引的離岸人民幣債;中資發行人願發行資金用途較靈活的離岸人民幣債,以及人民幣貿易結算增多帶動離岸人民幣債的需求等。
美債息難重返2至3厘水平

他指出,受美息高企影響,去年大中華區G3債發行量按年減少30%,佔亞洲區整體發行量由高峰期時約6、7成降至近1、2年的4成多至5成,並拖低亞洲區發行量。

2024年開局首周,他指中港地區美元債券發行尚未開齋,暫時中港發行人仍較觀望,惟整個亞洲區美元債發行量不俗,因美國聯儲局已暫停加息3次並預示今年或減息3次,市場料聯儲局減息次數更多,美債息已從高位回落達100點子。然而,他認為現時約4厘的2至10年美債息難重返到2至3厘水平。

展望全年,他說,美息趨跌令美元債成為區內發行人的重新選項,料有較多中港企業、央企及國企重回市場,甚或春節前後便有蹤影。同時,隨在2021年超低息環境下所發行的3年期債於今年到期,加上部分發行人將去年的再融資需要延後至今年,市場存在龐大的再融資需求,這成為區內G3債重拾增長的一大動力。不過,礙於今年經濟增長仍乏力,戰事未停,又適逢是多國的選舉年,此等不確定性都會帶來影響,料全年G3債發行量增長介乎20至25%,大中華區發債量佔比則可望重上逾50%。內房美元債方面,去年只得3宗發行,在近年內房債務違約事件接連發生下,市場依然缺乏信心,故內房企業暫難重返市場發美元債。
市場再融資需求龐大

他續說,今年亦有很多離岸人民幣債券到期,所以不乏再融資需求;儘管美息回落,惟人民幣息始終低於美元息,發人民幣債仍較吸引;若重啟上海自貿區債券發行,亦有助增加離岸人民幣債的發行量,故料今年離岸人民幣債發行量增長勢頭將持續,但受制於人民幣資產匹配,增速會有所放慢。去年渣打於亞洲G3債發行安排行排名為第二位,市佔率有所上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