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合作」是世界趨勢 有利本土文化輸出

2023-12-31 00:00

張國榮紀念展吸引大批遊人捧場。
張國榮紀念展吸引大批遊人捧場。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及香港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認為,加強「官商合作」是一大方向,韓國正是優秀範例,如現時旅客遊景福宮幾乎必租韓服,「此類合作實有助文化輸出,用不着甚麼也想到『官商勾結』。」

蘇彰德表示,政府內部較擔心與商界合作會惹來非議,但他認為,官商協作已是世界趨勢,如韓國首爾的地標「Hammering Man」,便是由私人企業購置,當地政府在交通改道方面作配合,而歐洲大部分藝術和文化活動,不少都是由大品牌或銀行等出資舉辦,認為「政府需思考私人巿場及商界要扮演甚麼角色,部門可協助處理消防、交通等法例上要求,或推出相應稅務優惠,鼓勵私企和收藏家設私人博物館展出藏品。」

另外,公營項目的優勢是獲政府資助,不用與私營或半公營的博物館競爭,蘇彰德建議公私營博物館可每年定期舉辦主題式展覽彼此交流,「如以『時間』為題,各館可活用自家展品去迎合主題策展,既有新意,也可吸引遊客前往多間展館,更易創造話題。」
可發展國際收藏品復修中心

此外,不少知名拍賣行每年在港舉辦拍賣會,蘇彰德認為,若能強化博物館的修復、保存技術等研究,本港有條件發展為國際收藏品復修中心,因當全球藏品聚集在港,博物館亦不難物色更具價值藏品。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認同,本港現時缺乏具體政策支援私人博物館的發展,「除了個別展館獲場地支持,其他沒有太多。」而導賞旅遊是未來的大趨勢,但私人博物館缺乏經費長久營運,促當局應提供更多支援。

康文署表示,今年康文署轄下博物館與非轄下博物館共8次合作舉辦展覽,包括互借展品;疫情前的2018年則為9次。署方指,全港性的博物館活動如香港博物館節2023及香港科學節,均有邀請非政府機構博物館作為夥伴,讓公眾能認識這些博物館,及參與其舉辦的活動或展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