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隧分時段收費暢順小巴最高加價43%

2023-12-18 00:00

3條過海隧道實施分時段收費,運輸署在隧道來回方向增設「隧道費顯示屏」,實時顯示收費。
3條過海隧道實施分時段收費,運輸署在隧道來回方向增設「隧道費顯示屏」,實時顯示收費。

「三隧分流」實施第2階段分時段收費,運輸署指首日運作正常行車暢順,今日是實施分時段收費後首個工作日,署方會繼續密切監察交通情況。有司機認為,指示不夠清晰。至於8條使用紅隧的紅色小巴線,因應隧道費由10元加至50元,亦於同日加價,分別加2至6元不等,最高加幅達43%。

運輸署昨晨5時起,在3條過海隧道實施分時段收費。署方在隧道來回方向增設「隧道費顯示屏」,實時顯示隧道費。私家車和電單車收費會分時段而變化,在非假日的周一至周六,西隧私家車收費介乎20至60元,紅隧和東隧收費介乎20至40元;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三隧收費就介乎20至25元,期間有過渡時段收費,以有序銜接和保障道路安全。至於的士,則全日劃一收25元;而貨車等商用車輛以及小巴會全日劃一收50元,當中紅隧收費變相貴4倍。
有司機認為指示不夠清晰

運輸署預計,三隧可達到較明顯的分流效果,繁忙時段紅隧和東隧的交通有望改善,西隧的車流微升,仍會大致暢順和可控。至於非繁忙時段,由於過海車流低於整體隧道容量,而且三隧劃一收費,預期交通會有更大改善。

《星島》記者昨日分別在三條海隧視察,隧道口的收費顯示屏有按時即時更新收費,現場車流正常,行車大致暢順,惟紅隧港島方向靠近原收費站行車緩慢,車龍一度至理工大學天橋處,東隧和西隧則通行正常。記者隨後在西隧九龍站入口觀察,未見有車輛在過渡時段為少付隧道費而刻意加速。

西隧假日收費是通車以來最低,有司機指更有意欲用西隧過海,但認為收費指示不夠清晰。私家車司機宋先生表示,若顯示屏過隧道時在右邊會較好,很少會望上面才過隧道。私家車司機何先生亦認為,顯示屏擺在上方可能會對較矮車身的駕駛者有難度。
未見有車輛為隧道費加速

分流成效未知,8條使用紅隧的紅色小巴線因應隧道費由10元加至50元,亦於同日加價,分別加2至6元不等。其中,灣仔至慈雲山由原本14元加至20元,加幅4成多。

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表示,對小巴隧道費全日劃一收50元感到無奈,他批評政府無視立法會議員及工會建議,一意孤行,未考慮增加隧道費會將費用轉嫁至乘客身上。

張漢華又稱,總會轄下部分紅色小巴路線只是加價2元,未能彌補隧道費加幅,他擔心再增加車費難以與巴士線競爭,流失更多乘客。

有市民稱,若過海小巴的車費加幅較大,或會考慮轉乘其他交通工具,「一般情況其實坐地鐵過海不用擔心塞車,選擇乘搭小巴都係覺得佢直達,希望唔好加得太離譜,政府同小巴再傾好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