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應用基因編輯 改善動物缺陷增產肉量

2023-12-14 00:00

日本的基因編輯真鯛(左)可食用部位比一般真鯛(右)多。
日本的基因編輯真鯛(左)可食用部位比一般真鯛(右)多。

除了農作物,外國也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動物上。

日本京都大學的初創公司以基因編輯技術,抑制魚類本身的「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基因,培育出可食用部位增加20%的赤鱲(學名為真鯛),另剪去河豚調節食欲的「瘦素受體基因」(Leptin receptors),令其生長速度比傳統養殖的快近2倍。兩款魚均已在市面發售,該公司也在不同縣市舉辦試食會,並與知名餐廳合作推聯名套餐,盼提升市民的接受程度。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去年亦批准經基因編輯的「短毛牛」上市,預計最快明年進入市場。該品種牛隻的催乳素受體(Prolactin Receptor)基因被引入提前停止密碼子(Premature stop codon),令該基因產生的蛋白質被截斷,因而產生短而光滑的毛髮,提升牛隻在炎熱天氣的生存能力,亦有機會提升其體重,提高產肉量。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