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證」濫用霸傷殘泊位 研智能咪錶改善

2023-11-29 00:00

部分車輛被指濫用「灰證」,泊在路旁的傷殘車位。
部分車輛被指濫用「灰證」,泊在路旁的傷殘車位。

該公司也稱可以代辦「傷殘泊車通行許可證」,聲稱「毋須傷殘證明就可泊車,絕對可以令老人家和小朋友上落方便好多」,半年期收費2000元,一年期收費3300元。事實上,運輸署近年放寬傷殘人士專屬泊車位的使用資格後,屢遭批評車位被濫用。據悉,署方正研發智能停車收費錶,有望改善有關情況。

運輸署在2021年將傷殘人士泊位,由只讓持「可供傷殘人士泊車許可證」(藍證)人士使用,擴大至「司機接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泊車證明書」(灰證)持有人使用。今年4月,申訴專員公署發表的調查報告,提及相關專用泊位供求失衡的問題,並建議全面檢視證明書的申請資格。

有持有「藍證」的傷殘人士指,得知可以代辦泊車證感到意外,首次聽聞有代辦。他直言,身邊有些「同路人」也未能取得「藍證」,「說得差一點,就是下肢殘障程度未嚴重至足以符合資格申請,過不到政府醫生或運輸署的關卡」,惟「灰證」申請程序簡單,只要身邊有一位殘疾人士,並有醫生、物理治療護士或社工等簽署證明文件,便會獲批准。以其經驗,過去接觸的「灰證」車輛,接近「百分百」都沒有傷殘人士同行,「他們取得證件後,濫用的情況真的非常高。」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兼司庫蘇永通坦言,用傷殘車位泊車不用收費,現時法例聲稱必須該段時間正等候傷殘人士出外活動、剛剛下車,或準備接載傷殘人士,才可以使用「灰證」在相關車位停泊,但即使車主有違上述做法,也難以打擊。
運輸署:正檢視「灰證」審批準則

近日更新泊車證後,以往的藍證已經與灰證「看齊」,全數改為灰色,香港傷殘青年協會駕駛會主席鍾錦樹說,「新證看上去客易影印自製,雖然運輸署說相關行為干犯虛假文書罪和會加強執法,但都難以打擊。」他強烈要求,署方終止相關行政指令,重新檢討,並想出杜絕濫用又能惠及有需要人士的雙贏方法。

據署方提供的最新資料,截至上月31日,有效的「藍證」和「灰證」分別為1666張和2967張;今年9月底路旁專用泊位有545個,若10月底仍維持同樣數量,即泊位與持證人的比例已增至1比8.8。

近年傷殘車位確有增加,署方聲稱會加強執法打擊,歡迎大家舉報,蘇永通反問,「沒有位置泊車又何來舉報?總會有現實和實際環境,根本就做不到。」據了解,不少傷殘人士特意向署方申請在公司附近加設傷殘車位,方便駕車上班,惟有車位被長期濫用,令部分人「被逼」轉乘公共交通工具。

據蘇指,運輸署正測試「智能停車收費錶」,可以拍攝車牌、車輛逗留時間,並要求車主和殘疾人士同時拍八達通卡才可登記泊車。不過,有傷殘人士指,車主可借來傷殘人士的八達通卡,認為當局需考慮得更全面。

運輸署指,現正全面檢視「灰證」的申請資格及審批準則,以及加強阻嚇各種不當使用「灰證」的行為的措施,預計在下月就有關修訂建議諮詢殘疾人士團體及人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