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证」滥用霸伤残泊位 研智能咪表改善

2023-11-29 00:00

部分车辆被指滥用「灰证」,泊在路旁的伤残车位。
部分车辆被指滥用「灰证」,泊在路旁的伤残车位。

该公司也称可以代办「伤残泊车通行许可证」,声称「毋须伤残证明就可泊车,绝对可以令老人家和小朋友上落方便好多」,半年期收费2000元,一年期收费3300元。事实上,运输署近年放宽伤残人士专属泊车位的使用资格后,屡遭批评车位被滥用。据悉,署方正研发智能停车收费表,有望改善有关情况。

运输署在2021年将伤残人士泊位,由只让持「可供伤残人士泊车许可证」(蓝证)人士使用,扩大至「司机接载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泊车证明书」(灰证)持有人使用。今年4月,申诉专员公署发表的调查报告,提及相关专用泊位供求失衡的问题,并建议全面检视证明书的申请资格。

有持有「蓝证」的伤残人士指,得知可以代办泊车证感到意外,首次听闻有代办。他直言,身边有些「同路人」也未能取得「蓝证」,「说得差一点,就是下肢残障程度未严重至足以符合资格申请,过不到政府医生或运输署的关卡」,惟「灰证」申请程序简单,只要身边有一位残疾人士,并有医生、物理治疗护士或社工等签署证明文件,便会获批准。以其经验,过去接触的「灰证」车辆,接近「百分百」都没有伤残人士同行,「他们取得证件后,滥用的情况真的非常高。」

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副主席兼司库苏永通坦言,用伤残车位泊车不用收费,现时法例声称必须该段时间正等候伤残人士出外活动、刚刚下车,或准备接载伤残人士,才可以使用「灰证」在相关车位停泊,但即使车主有违上述做法,也难以打击。
运输署:正检视「灰证」审批准则

近日更新泊车证后,以往的蓝证已经与灰证「看齐」,全数改为灰色,香港伤残青年协会驾驶会主席锺锦树说,「新证看上去客易影印自制,虽然运输署说相关行为干犯虚假文书罪和会加强执法,但都难以打击。」他强烈要求,署方终止相关行政指令,重新检讨,并想出杜绝滥用又能惠及有需要人士的双赢方法。

据署方提供的最新资料,截至上月31日,有效的「蓝证」和「灰证」分别为1666张和2967张;今年9月底路旁专用泊位有545个,若10月底仍维持同样数量,即泊位与持证人的比例已增至1比8.8。

近年伤残车位确有增加,署方声称会加强执法打击,欢迎大家举报,苏永通反问,「没有位置泊车又何来举报?总会有现实和实际环境,根本就做不到。」据了解,不少伤残人士特意向署方申请在公司附近加设伤残车位,方便驾车上班,惟有车位被长期滥用,令部分人「被逼」转乘公共交通工具。

据苏指,运输署正测试「智能停车收费表」,可以拍摄车牌、车辆逗留时间,并要求车主和残疾人士同时拍八达通卡才可登记泊车。不过,有伤残人士指,车主可借来伤残人士的八达通卡,认为当局需考虑得更全面。

运输署指,现正全面检视「灰证」的申请资格及审批准则,以及加强阻吓各种不当使用「灰证」的行为的措施,预计在下月就有关修订建议谘询残疾人士团体及人士。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